说起寒食节当人们对这个节日感到有点陌生时,人们在寒冷的食物中会有一些习俗活动,那么为什么二0二一年生火呢?寒食节的意义是什么?让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个节日吧!
为什么二0二一年寒食节不能生火?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生活艰苦,跟着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只有介子拒绝接受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拒绝出来。晋文公别无选择,只能放火烧山,逼他下山。但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来。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修庙立碑,以纪念介子推。与此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死亡的那一天,寒食禁火,全国不允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寒食节的节日意义
寒食节活动主要由纪念机构推广,逐渐演变为崇拜祖先,包含忠诚、孝诚信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忠诚、家庭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寒食节已成为纪念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祭祖,成为继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有几十种冷食和饮料,其中大意深刻。比如祭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富之说,有期待国富民强的意思;祭面燕,介休方言是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