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一位著名的歌仔戏剧演员,出生在一个戏剧家庭,主演了许多歌仔戏剧表演,包括电视剧版、电影版、歌剧版和其他歌仔戏剧表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还多次获得台湾省重要奖项,如金钟奖、终身学习奖、华视奖等。接下来,让大家一起来歌仔戏文化了解一下。
叶青(1947年11月1日-),台湾苗栗人,歌仔戏剧演员,出身戏班家庭,父亲清骏为高雄冈山戏班胡琴弦手,母亲叶月英为小丹。
叶青从小就和家庭戏班一起跑来跑去,登台跑龙套,和孩子们一起玩。进入小学后,他离开了戏班,奶奶带回了苗栗。小学毕业后,他回到岗山,去台南工作。他在台中大明补校接受了两年的教育,阅读了《三字经》等汉语童蒙书籍,矫正了闽南语的发音。
他先后从事百货公司、杂货店和米店的店员。当时,台语电影很受欢迎。叶青18岁时投入拍摄,拍摄了50或60部电影。拜廖武昌是一名教师,练习拳。
1969年,在刘青的推荐下,他加入了中国电视公司的歌仔剧团,首演「花田错」,正式进入电视歌仔演艺生涯。由石文户、刘钟元、陈聪明等人调教。
1972年,叶青加入了台湾电视公司和歌仔戏团「七侠五义」、「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戏码。在「三国演义」昆生扮演关公是剧中的特例。
1982年,叶青加入中国电视公司,与狄珊等人组合「神仙歌仔戏团」,狄珊编剧,结合郭美珠、林美照、许丽龄、陈升琳、石惠君、狄莺、林梦梅、连明月等。「潇湘夜雨」。
1984年,杨怀民参与挖掘「孟丽君」演出,扮演皇甫少华的角色。这一起使用,造就了杨怀民为电视歌仔戏唯一的乾生。从此,华视叶青歌仔戏多走了。「双生、双旦」剧情轴线。而杨怀民原习京剧,使歌仔戏在身材上表演,搬演更具戏剧性。
狄珊在编剧初期偏向武术风格,然后通过声光特效逐渐走向神话奇情类型,形成电视歌仔剧「叶派」风格。1985年以后,它也从传统的历史演义和古典小说中取,编成剧目。
叶青歌仔戏的表演一直具有深厚的文学风格,在歌仔戏原有的老百姓趣味中独树一帜,深受台大中文系教授曾永义的好评。1988年、1990年、1991年获得金钟奖歌仔戏奖。
1993年,以「冉冉红尘」在国家戏剧院舞台上,是叶青少数舞台歌仔的戏剧作品。2001年,《桃花扇》改编自公共电视台「秦淮烟雨」,受到瞩目。
叶青个人荣誉:
叶青演出无数,获奖无数。1993年,凭借其杰出的成就,被邀请到纽约获得亚洲最杰出的艺术家奖,成为第一位在林肯艺术中心表演的台湾歌剧艺术家。这是林肯艺术中心历史上第一次表演歌手的记录。在过去的150年里,歌手戏从未踏上过这个舞台,全团和华视都感到非常荣幸。此外,她还多次获得台湾省重要奖项,如金钟奖、终身学习奖、华视奖等。
2003年7月,在北京接受央视访问,成为台湾歌仔戏进入央视的第一人……
各种表演形式的歌仔戏剧介绍
音乐丰富多彩,歌仔戏的音乐特色
叶青演的歌仔戏有哪些小生名家?
歌仔戏的戏服,歌仔戏演员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