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天的第三节气。小寒的到来也说明春节不远了。但与此同时,小寒的到来可能会把人们带入最冷的季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三九天就在小寒节气之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小寒的到来该吃什么。
接下来,让大家来看看小寒节气来临时应该吃什么。
画图数九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民每逢小寒,每家每户都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99消寒图是一幅双钩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黄,都是繁体字。九字每字9划9981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的顺序填一个笔画,每隔19天填一个字。直到99后春回大地,一幅99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小寒节气正三九严寒,所以画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密切相关。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又是冬季消遣冶情养生的好方法。
补膏方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天万物收藏,养生要顺应自然收藏的趋势,滋养内脏。膏方不仅能预防和治疗疾病,还能滋养身体,强身健体,在冬天受到人们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小寒季节,也是最忙的时候补膏方,一般冬天煮的膏方吃了。这时,有些人会再煮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吃菜饭
小寒吃饭是老南京的习俗。南京人非常重视小寒。人们会用糯米、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板鸭丁做饭。中医认为寒是阴邪,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也是阴气最旺的时期。糯米补中益气,健脾暖胃,能增强身体抵御寒邪的能力;生姜味辛性温,有出汗解表、温肺散寒的功效。此外,南京特产矮脚黄、香肠、板鸭、药食双补,味道鲜美,冬天吃后特别暖和,堪比腊八粥。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上,小寒早上吃糯米。为了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和40%香米。将腊肉和香肠切碎,炒熟,炒花生,加入一些葱白,拌在米饭里。
腊八粥
吃腊八粥是饮食中小寒节气中最重要的民俗之一。《燕京岁时记》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用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红糖、琐葡萄染。以上食品均为甘温产品,具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祛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中国古人称粥是世界上第一个补充人的东西,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粥可以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磊的《粥记》也说:从每天开始,吃一大碗粥,空腹胃虚,谷气便作,不薄,极其柔软,与肠胃相得,是最好的饮食方式。”
您也可能喜欢:
小寒季节有哪些习俗?
24节气小寒季节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四大注意事项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由来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