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祖先将一年分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为了方便农耕,五天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一候,而一个节气大约是15天,所以也被称为三候。所以这个问题老黄历带你去了解,芒种三候分别是哪三候。
芒种三候分别是哪三候?
芒种节气被古人分为:一侯螳螂生,二侯鸣,三次反舌无声。
芒种三候是什么意思?
螳螂生:螳螂去年深秋产卵,到芒种季节,感觉阴气初生,破壳生小螳螂。
二侯始鸣鸟: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开始出现在枝头,感阴而鸣。
三次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学会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却因感知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芒种的气候特征
雨水
芒种季节沿河多雨,黄淮平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节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已进入梅雨季节,雨天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也从6月份开始进入一年中的雨季。
芒种植后,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已进入梅雨季节。雨天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雨突然降温》诗道:梅林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好的吴农田是湿的,每年都有柳絮播苗。画出了雨连绵、河流平坦、农民冒着寒冷穿棉絮播苗忙碌的画面。
气温
芒种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端的一些地区,大部分地区的人一般都能体验到夏天的炎热。1971年至2000年30年,黑龙江北部嫩江最热的一天是37年.1℃,芒种期间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