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三月上思,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爬高。重阳节及其节俗作为一种传统,已经在各地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在此期间有发展和传承,文化积淀相当深厚。所以现在老黄历介绍给你,浙江重阳节习俗的演变。
南宋时期,孙贤有《临海记》。当时,临海范围很大。浙江南部的许多地方都属于临海县。在这本书中,他说:县北40步有湖山,山很平,可以容纳数百人坐。民俗很重。每九天菊花酒的时候,这里就有三四百人参加宴会。
此外,《风土记》中还有一句云:9月9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上这个月折山茱萸房插头,辟邪御初寒。可见古人在9月9日爬山插山茱萸,都是为了躲避灾难。重阳消灾辟邪的意义一直延续到后人。
宋代浙江杭州,据吴自牧《梦梁录》第五卷记载,今世人以菊花、山茱萸浮于酒饮之中,以山茱萸为名辟邪翁,以菊花为延寿客。因此,这两件物品在假期服用,以消阳九厄为主。年例中,禁中和贵家今天都赏菊会欣赏菊花,也会欣赏一两株植物。这时,重阳糕也出现了:此外,今天都人店用糖面蒸糕,上面用猪、羊肉、鸭子做丝绸,插上小彩旗,叫重阳糕。
周密的《武林旧事》还提到,当年有点菊花灯的习俗,略如元夕,说明除了元宵节,杭州城还有9月9日的元宵节。清代范祖述《杭俗遗风》也表示,当时杭州人喜欢在重阳节登上城隍山和紫阳山。许多寺庙都有灯谜,非常热闹。
到目前为止,重阳节插山茱萸的习俗已经基本淡出,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山茱萸是什么了,但攀登和吃重阳蛋糕的氛围仍然很流行。在一些地方,还有重阳祭祖的遗产。届时,开祠堂门祭祖,家里分重阳蛋糕,非常隆重。
在一些地方,重阳有建炉和修炉的传统。然而,煤气炉和电炉现在很流行,砌土炉的人数正在急剧减少,所以重阳日修炉的习俗迟早会消失。在浙江新昌地区,现在有9月9日农民节的说法。农民们在这一天捣碎芝麻,杀猪买肉,喝一杯。俗话说重阳不吃饱,亏了农民。
在桐乡濮院,有一天吃红豆糯米的传统。当地的丝绸很有名,古老的丝绸也很有名。据说在古代,有一个丝绸工匠。为了尝试新的丝绸品种,他连续三天三夜不下织机。当他饿的时候,他依靠红豆糯米来充饥。最后,他在重阳节织出了新的丝绸。从那时起,他在重阳节吃红豆糯米。
重阳节还安排了一些地方性的大型节日,如永康国家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方岩。每年农历八月初至九月重阳节前后,都会举办方岩庙会,向胡公致敬。各地胡公会按照历年约定的日期,带领罗汉班和歌舞队上方的岩石崇拜胡公大帝。
如今,每年有20多万人参加重阳方岩寺庙博览会。整个方岩寺庙博览会期间,不仅在方岩,而且到处都是锣鼓和鞭炮,一个快乐的场景,可以说是永康人民的节日。
冬至 春节 浙江 老黄历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