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保护。因此,世界地球日的宣传应列入议程,帮助人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以下小系列整理了世界地球日活动策划资料,欢迎参考。
一、活动背景: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增加相关活动的经验。大学生最缺乏的是社会实践、社会理解和社会经验。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具体的教育改革,都是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同时,基层社会也需要外界关注的急切愿望,找到改变落后面貌的渠道。大学生作为主体应积极响应,为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污染严重,九大湖泊和部分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逆转,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部分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负荷明显增加,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呈增长趋势。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综合标准排放任务困难,污染控制和控制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环境保护必须处于更重要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是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事业,与我省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和长期发展有关。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民族、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放在更重要的战略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政策的影响下,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新面貌。
二、活动目的:
1、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情况,并体验和理解,以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同时,为了加强社会人员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形成团结、互助、进步的氛围。
2.通过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有效反映了一些农民的实际问题,锻炼了学生调查问题的能力。
3.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实际问题,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
4.宣传环保,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团队。
5.弘扬国家政策。
三、活动意义: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让学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和人民有益的当代大学生。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儿童教育开始,让环保思想深入人心。
四、活动主题:宣传环境保护意识,重视贫困山区儿童。
五、指导单位:
六、支持单位:
七、活动的具体内容容:
(一)选择活动地点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开展环保宣传和生活医疗卫生宣传;
宣传科学知识,举办有趣的小活动;
3.适当帮助当地人民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与当地人民共同学习交流;
4.适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问卷调查,开展当地经济发展研究,调查当地环境,制定相对问卷;
5.采访当地居民和政府官员。
6.与当地中小学生一帮一互动,与孩子交谈,传授外部知识,分发物品。
7.采访、参观、调查当地工厂和企业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活动时间:二0二一年 4月22日
八、具体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 准备准备阶段
1) 为云南财经大学师生筹集书籍,购买学习用品作为礼物;政府和企业的赞助。
2) 落实住宿问题,协调活动日程安排。
3) 申请 介绍信等交接文件
4) 准备一定数量的传单和海报
5) 准备一定质量的文艺节目
6) 服务队的旗帜、横幅、衣服、帽子;相机、数码相机;医疗物质;
第二阶段: 1月19日-----1月24日 环境保护、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研究阶段
19日:云南财经大学上午8点出发,中午到达成海镇安排住宿。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熟悉环境,组织会议交流会议,听取当地政府部门的介绍。
20日: 在兴仁村开展环保宣传和生活医疗卫生宣传,宣传科学知识,举办有趣的小活动,成立环保志愿者服务团队,通过传单向当地居民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1日 :进入星湖小学,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互动,进行问卷调查,分发学习用品,与孩子交谈,传授外部知识。
22日上午,海腰随机访问当地居民,了解环境保护意识;下午联系当地政府,了解环境保护和扶贫政策,了解当地生态农村建设,发展当地基础设施;。
23日:于成海镇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地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进行总结分析。
24日:参观施普瑞承包的螺旋藻厂等企业,采访负责人,调查对当地经济环境的影响。
1月25日 余程海镇活动后期宣传,表演大家带来的文艺节目 ,总结多天的成果,收集返校费用
注:如果上述活动安排发生变化,主要是当天的时间表。
第三阶段: 活动总结:
1.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撰写10份调查报告
2.返回后,展示成果图
3.组织三下乡经验交流会
4.制作网络博客,向公众披露团队成员的随行日记
九、资金预算:
1、材料:
工作t恤,工作证 :
队旗、横幅等宣传资料:
帽子 :
2、后勤 :
应急药品:
3.交通费:
4.胶卷及冲印:
5.通讯费:
十、成员组成及分工
姓名 专业 年级 特长 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