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现在是三伏天。连蚊子都热死了,更别说人了。中暑的不多,很多。希望炎热的夏天过去。上班族不像学生,可以在家玩电脑,看电视,吹空调,翘二郎腿。暑假真的很好。这个问题奇闻异事,谈热死名人。
伏湛:加官仪式上中暑死亡
有些人可能对伏湛并不熟悉,但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汉献帝的一位女王叫伏寿,这在书中和电视剧中被称为伏皇后。伏皇后想设计杀曹操,但被曹操逼死,母亲的家人受到了家庭的惩罚。伏湛是伏皇后的八代祖先。
伏氏家族在汉代非常有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贵族家庭。伏湛的祖先伏胜,又称济南伏生,是本文《尚书》的始传者。伏家自古以来就是以诗书传家,家门口总是被前来咨询问题的达官显贵包围着。据史书记载,伏湛天性孝友,刻苦好学,少传父业,教了数百名门徒。西汉成帝开始踏入仕途。不幸的是,就在他的仕途如火如荼的时候,灾难也来到了他的头上。建武13年(37年),刘秀准备为伏湛加官。这一次,他准备成为尚书。仪式非常隆重,天气非常热,伏湛非常高兴。然而,一套繁琐的程序还没有完成,伏湛忍不住中暑去世。就这样,喜剧成了悲剧,加官仪式成了葬礼。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去世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文臣典范。历史上有无数关于苏轼的轶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位伟大的作家死于炎热。
据史料记载,元佑八年(1093),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激烈。最后,老党大臣们失去了权力。苏轼被新党大臣贬至宁远军(今广西荣县),不久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几年后,他被贬至更远的海南岛。当时海南还没有发展,文化落后,道路偏远,湿热异常,完全是达官显贵们害怕的危险之路。
幸运的是,苏轼的心理素质仍然很好。在这几年里,他以苦为乐,努力适应艰苦的生活,读书写作,甚至发明了许多美味的食物,结交了许多可怜的朋友。后来,当宋徽宗上台时,徽宗皇帝爱上了苏轼的才华,赶上了建中靖国元年(1101)的朝廷大赦,所以他特别恩准苏轼北归。但此时的苏轼毕竟已经老了,多年的发型也让他的身体素质很差,尤其是在夏天的高温下。最后,由于旅途中的中暑,他的家人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救援措施,导致苏轼在今年7月28日的炎热中死亡。
赵明诚:为了养家,中暑病倒放肆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和诗人,但他最著名的身份应该是女诗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出名,父亲赵挺之是宋徽宗时期的宰相。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即苏轼去世的那一年,他在父亲的主持下,与当时礼部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婚后,赵李和他的妻子非常相爱。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几年后,金兵开始南入,时局动荡,家中财产丧失。
赵明诚家糊口,赵明诚急需当官。因此,赵明三年(1130)五月,赵明诚接受朝廷任命出守湖州。宋朝规定,大多数地方官员在任职前需要向中央政府报告,有些人皇帝的面对面询问。赵明诚也不例外。赵明诚得到准确的工作信息后,立即冒着6月份的酷暑前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准备在这里见宋高宗避难。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建康正在高温下肆虐。赵明诚急于预防夏季炎热。几天后,他中暑了。李清照得知丈夫病危如焚,带着恐慌和担忧赶到建康去见丈夫。然而,赵明诚于8月18日去世,年仅49岁。从此,李清照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全部融入其词作中,创作了一部名著,至今仍为文学爱好者所吟诵。
郑成功:天热突发不适
关于郑成功抗清及其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省的故事,想必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很清楚。郑成功,名叫大木,名叫福松。因为蒙南明隆武帝给了明朝国姓朱,也给了他一个成功的名字,所以他被称为国姓爷爷。后来,永历皇帝称他为延平王,所以他也被后人称为郑延平。
从12年到14年(1658-1660年),郑成功出兵抗清三次,在福建沿海取得多次胜利。然而,由于清廷此时站稳了脚跟,实力太强,郑成功地改变了战略,开始恢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15年(1661),郑成功率领2500名士兵和数百艘战舰,从金门出发,经澎湖进军台湾省。经过激战,他终于恢复了台湾省。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郑成功胜利后不到一年,他突然去世,当时才37岁。史书对郑成功去世的记载模糊不清,传闻多样。与郑成功同时代的李光地写了一本名为《榕村语录续集》的书,记载郑成功之死,是因为突发不适。于是一个叫马信的亲戚来找医生治疗疗,医生认为郑成功是天热中暑,于是投凉剂,是晚了。如果将郑的成功死亡时间转换为西元时代,大约是公元1662年6月23日,那么夏至前后中暑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逃不脱 林猎在短篇鬼故事中的禁忌
太安静了 空城短篇鬼故事
睡前小故事 老鼠的交易
睡前小故事 在胡子里做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