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数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悠久,术数大师众多。你知道古代著名的术数大师是谁吗?
风水知识
带你去了解古代术数大师是谁?都是名人,一起来看看吧。
名叫王禅,名叫鬼谷,民间叫王禅老祖。鬼谷的名字是由它的出生地或隐居地获得的,但具体来说还是有争议的,而且很大。
鬼谷子之所以被称为纵横家的鼻祖,是因为战国时期有两个杰出的弟子,苏秦和张仪〔见战国策〕。孙膑和庞涓也是他们的弟子〔看《孙庞演义》〕。
鬼谷子不仅有政治家的六种战略,而且擅长外交家的纵横艺术,还有阴阳家族的祖先的衣钵和预言家的江湖神算。因此,世界称鬼谷子为奇才和全才。它的作品包括《鬼谷子》,又称《机动策略》和《阴符七术》。
道教认为鬼谷先生是古代真正的仙女。他在这个世界上活了100多年,然后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鬼谷子》一书完全保留在道教经典《道藏》中。民间也有传说鬼谷子是命格师的祖先。在道教中,鬼谷子被称为玄都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叫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他活着的时候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求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崇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别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努力帮助蜀汉政权,致力于死亡。
其他包括《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了木牛流马等。,并改造了弩,但它们都是弩。234年在宝鸡五丈原去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高度尊重,成为后世忠臣的典范,智慧化身。
郭璞(pú)(276-324年),字景纯正,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媛之子。东晋著名学者不仅是作家和训诫学家,也是道教学术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先。他也是中国风水学的鼻祖,他的《葬经》。
古籍,如《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楚辞》等。 郭璞注释在今天的《辞海》或《辞源》中随处可见。
郭浦是《游仙诗十四首》和《江赋》。虽然大部分作品都涉及玄理,但文字华丽,界限扩大,坎咏与当时的玄诗绝不相同。 《经籍志》有17卷,明人编有《郭弘农集》。
郭浦花了18年时间研究和解释了《尔雅》,解释了当时流行的方言名称中的古代动植物名称,并对其进行了注音和绘制,使《尔雅》成为历代本草研究的重要参考书。郭浦创造的动植物图形分类方法也被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草药所使用。
在学术渊源上,郭普除了家传易学外,还继承了道教的艺术数学理论。他是晋朝最著名的方术士。据说他擅长许多奇怪的方术。
郭普是中国风水学的鼻祖。他的《葬经》,又称《葬书》,讨论了风水及其重要性。他是中国风水文化的宗教,也是中国艺术的奇书。
三国时期的魏术士关露(209-256)。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
关璐年轻的时候喜欢仰望星星。成年后,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相术、学鸟语。据说他每一句话都是出神入化的。身体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成。
《三国志·《方技传》将管路之术与华佗医诊、杜奎之声乐、朱建平之相、周宣之相梦相提并论,认为诚皆玄妙之巧,非常绝技。
李春风不仅在科学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在书立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25岁时,他在天文观测和历算七卷《法象志》;
(2)他被诏书编写了《晋书》、《隋书》等;
(3)他在《文思博要》、《演齐民要术》等;
(4)他与袁天刚合作《推背图》,预言了太平天国、清兵入关、日本侵华等历史事件,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书;
(5)他在《宅经》中被尊为风水大师;
(6)他被尊为六仁阴阳经的六仁祖师;
(7)他编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星象大片《乙思占》,被誉为中国古代星象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化史和科学史价值的古代气象学专业。
(8)他以《金锁流珠引》和《太上赤文洞神三篆注》成为道教经典,成为唐代道教名人。
因此,明代杨维贞指出: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先推李淳风。
袁天刚,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朝是盐官令,唐朝是火山令。有《六仁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袁天刚叫骨歌》等。通志录制,有《易镜玄要》一卷。
生平事迹
袁天刚曾在洛阳与杜淹、王贵、韦挺见面,预测杜淹将以其高贵的文章闻名世界;王贵十年内将军至五品;魏挺看起来像一只老虎,将成为一名武官。并预言三人当官后会被贬,届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唐高祖武德时期,杜淹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王子李建成推荐王贵成为五品王子中允,魏挺担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的时候,没想到在宫廷政变的牵连下被贬到了隽州,果然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刚。袁天刚再次相遇公等终贵,最后都要官到三品,三人的未来和结局后来验证都不出所料。唐太宗贞观初年,袁天刚以相术测闻名于世。唐太宗李世民召见袁天刚,称赞他奇特而深奥的技术数量,并问他:古君平(汉代严君平,技术大师)。现在我得清怎么样?袁天刚回答说严君平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让他在九成宫为贞观重臣张行成、马周等人看相,所测后事都不准确。
史籍记载
《唐书》记载,袁天刚最著名的相术传奇故事是为女皇武则天看相。当武则天还小的时候,袁天刚一看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就惊讶地说:夫人法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带到袁天刚面前,但袁天刚看到可以官到三品,只是能保家的主儿,不贵。杨又叫出武则天的妹妹(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刚相貌,袁天刚说:这个女人贵而不利夫!最后,保姆拿出穿着男孩衣服的武则天,袁天刚看到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遗憾地说:可惜是女,若郎君,当天下主!他提前言中了历史进程。
袁天刚是李春风的大师。他们都是隋末知识渊博的高道。袁天刚曾在阆州盘龙山前筑舍。李春风带着金子从远处走过来,崇拜门下。
在民间传说中,袁天刚有更多的神奇故事。最流行的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让李春风和袁天刚为他选择陵园龙穴。首先,袁天刚跑了9981天,找到了九孤山龙穴吉壤,埋了一块铜钱;让李春风出去找,花了7749天也找到了这个地方,然后从头上拔出一个银钗插了下来。唐太宗让人验证他们选择的龙穴吉壤是否一致。结果,李春风的银钗正好插在铜钱的方孔里。
人们认为袁天刚是天刚星中的智慧之星。
陈希夷(?-989),名团,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安徽亳州人,宋初名道家隐士。
少年举进士不第,后有出尘之志,其归隐诗说:十年的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丝纵荣怎么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醉人。带旧书回老隐,野花啼鸟一般春天。然后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20多年后居华山。精读《周易》,有《无极图》、《先天图》。它是周敦颐和邵康节继承和发展的,对宋代理学影响很大。宋太宗极其礼貌,给希夷先生起了个名字。
北宋时期,道教重要人物陈团(陈希夷)发明的紫微斗数是中国古代术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是根据一个人的出生日期排出地盘十二宫的位置,形成命盘。参考各宫星系之间的关系,测量一个人一生的整体运势和好运。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天空中的星星对应于人类。皇帝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而天上的皇帝是紫微星,也就是北极星,它在紫微垣统领天上的星星。紫微是紫微斗数所有星曜的首领。根据紫微斗数中星曜的划分方法,所有星曜都分为北斗、南斗和中天三个系统,紫微斗数中的斗就是南北二斗。至于紫微斗数中的数,指的是吉凶祸福的气数。因此,所谓紫微斗数,就是将人的出生日期按照特定的方法转换为以紫微星为首的南北二斗星的排列,来计算人一生的好坏和命运。紫微斗数又称紫微斗数或斗数,被命格界称为三大神数之首。
《麻衣相像》中提到发石室丹书不忘武道,剖神仙古秘广兴希夷,意思是麻衣传相法于陈希夷,陈希夷是陈团的祖先。
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雍(1011-1077)被誉为内圣外王。汉族,字尧夫,死后康节,自称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与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少有志,读苏门山百源。仁宗嘉佑和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均不赴。创造先天学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刘基(1311年7月1日至1375年4月16日)是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浙江省文成县)人。因此,他被称为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真诚的伯,人们也称他为刘真诚。武宗正德九年追太师,后人又称刘文成、文成公。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作家。他以帮助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维护国家稳定而闻名于世,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我的儿子房也是。在文学史上,刘基、宋连、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历史功绩
刘基的历史成就是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帮助朱元璋勇敢承担统一中国的伟大任务。他主要做了以下六件大事:
(一)帮助国主朱元璋废小明王自立。朱元璋是郭子兴的部将。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借用龙凤年号,名义上被小明王控制。据淮河江左地区介绍,下浙江后,朱元璋被手下视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仍奉韩林儿。岁首,中书省设皇座行礼,独基不拜。说:彼牧竖耳,奉什么?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所谓命运,就是朱元璋要有雄心壮志,大展宏图,肩负起打天下建立新王朝的使命。
(2)协助朱元璋制定征讨大计。朱元璋起源于淮右。渡江后,势力发展迅速,但仍局限于浙江,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他们都是强敌。如果他们粗心大意,他们将有失败的危险。当时很多人认为张士诚有苏湖富饶地区,宜先攻取。但刘基认为,士诚自守,不足忧;友谅劫主协下,名字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无私,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采取了这一战略决策,遂成帝业。
(3)在重大战役中,或运筹帷幄,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刘基因精通策略,通天文地理,因此常常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无法测量。比如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精兵30万,战舰5000艘,攻下太平,进入采石矶,直接进入金陵,势非器张。当时朱元璋驻金只有十万多名守兵。由于双方实力差距较大,朱元璋军中文武大臣乱成一团: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放弃应天,保留实力,然后关心;有的主张攻击,决定雌雄……朱元璋把他邀请到卧室征求意见。刘基说:提倡投降和逃跑者,应该杀头治罪,因为他们不看好情况,散布失败情绪。事实上,陈友谅自以为兵强人,又打了几场胜仗,更是志满满,目空一切。大家利用他的骄傲,设下埋伏,使计诱其深入,一鼓可破。听了刘基的独见后,朱元璋是定征伐之计。刘基勇敢奋发,计划立就:首先,他派人诈降,让康茂引诱陈友谅夜间抢城,并同意陈友谅到江东木桥呼叫老康作为联系信号。陈友谅不知道是计划,结果点精兵30万,到江东桥边,没有木桥,是一座铁桥,让人叫老康疑惑之间,又遭遇暴雨,四下伏兵齐攻,陈友谅鼠窜狼奔,败退河边。谁知原来渡江用的战舰,刘基以计尽将掠夺,只留破300只在河边。陈友谅败军争先逃渡,行进河里,又听到火炮声,破船连人沉没一半以上。结果全歼陈友谅主力,挫败陈的锐气,乘胜收复太平,攻下安庆、信州、兖州。陈友谅不得不带领剩下的伤卒失败,匆匆逃回汉阳。
三年后(1363年7月),陈友谅重组旗鼓,号称百万朱元璋在鄱阳湖作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决战。在这场胜负的关键时刻,刘基和朱元璋一直在一艘船上参与军机,运筹帷幄。有一次,他突然发现水鸟在飞。刘基预测,陈友谅的船队集中力量向朱元璋的指挥船开火。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立即把朱元璋拉到另一艘船上。当他们还没有坐下时,原来的船被陈友谅的火炮粉碎了。当时陈看到朱元璋的指挥船已经沉没,大喜过望。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仍在指挥战斗,士兵们越战越勇,最终击败了陈友谅,陈也在这场水战中败死。这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历史上被称为鄱阳湖之战。
(4)洪武开国前,1366年被命令扩建南京城;1367年,他被授予太史令,守卫大统历,并与李善长、杨宪、傅献、陶安等一起执行法律令。平定张士诚后,张昌的一些人写信赞美自己的功德,劝朱元璋及时行乐。刘基立即指出:是为了赵高。及时提醒朱元璋居安思危。
(5)洪武开国后,刘基奏立了《军卫法》,提出了宽以待民,严惩贪官的主张,严惩贪污。比如中书省都事李斌就坐贪纵罪。虽然丞相李善长出面为他的正义儿子表达爱意,但刘基还是把李斌砍掉了。刘基还劝建东都,提醒朱元璋不要轻敌。说: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王保<扩郭铁机>不可轻也。
(6)61岁时,他告老归乡,劝朱元璋霜雪过后,一定会有春天。今天的国威已经建立起来,宜少济以宽大。临终前遗嘱的第二个儿子钟静在胡卫勇失败后扮演朱元璋:丈夫为政宽猛如循环。今天的事务是修德省刑,祈天永命永命,胜利的关键点。他应该联系北京大师的势头。
以上六件大事,前三件可以说是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后三件可以说是帮助朱元璋巩固天下。这表明刘基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战略家。他不仅是开国英雄,也是治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