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在这个节气到来之际,中国很多地区都有祭祖扫墓的习俗,冬至要准备各种食物。然后让大家老黄历为你介绍,广西冬至玉林有哪些习俗?
冬至一到,在榆林,几乎每个家庭都做粽子,不做粽子也会去市场买粽子吃。榆林人也说糯米补气,冬至吃米饺子,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等待明年的简单愿望。
玉林米饺子以精盐、南乳、酱油、五香粉为调味料,然后选择猪肉、海鲜、绿豆、荷豆、小米、花生作为馅料,煮熟后香味溢出,是人们最喜欢的食物。在北流、荣县、陆川等地,冬至除了饺子、饺子、米花等习俗。
冬至前后,气温骤降,天气晴朗,是做腊肉的好时机。冬至前夕,榆林部分县区很多居民趁冬至前的好天气早早腌制了腊肉和香肠。一串串红白相间的腊肉和香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寒风中散发出浓浓的香味。闻到腊肉的味道离新年不远了。
冬至祭祖是榆林人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这一天,人们会杀鸡杀鸭祭祖。在博白、陆川等客家人居住的地区,有做社的传统习俗。所谓做社,就是买酒祭社,祭地神。社会,又称社会皇帝的叔叔,其实是土地之神。冬至那天,这些地方做社会,祭祖,礼仪细致,习俗延续至今。
吃团圆饭是榆林人冬至的亮点,通常在祭祀结束后进行。冬至团圆饭与除夕晚餐相当。许多离家出走的流浪者,无论多远,都会赶回家,只是为了和家人一起吃这顿团圆饭。团圆饭酒丰富,节日异常,全家人聚在一起,快乐和谐。
在榆林,许多居民在冬至吃羊肉和其他营养食品,以便在明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 广西 春节 老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