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二0一八年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北方一年一度的小年,但对于蒙古族对同胞来说,这一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火节。然后让大家老黄历为您介绍,这次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祭火活动。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也是蒙古传统中的一年一度的祭火节。蒙古人把火视为神圣、生命、力量和繁荣的象征,火是生命、家庭和民族的保护神。因此,祭火在蒙古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群众通过举办祭火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物吉祥,祝生活幸福、幸福、健康。
火祭禁忌
据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诞生的日子,崇拜火的蒙古民族以最隆重的祭火仪式祭奠了他的诞生。蒙古人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的化身,炉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以给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民繁荣和家庭继承的源泉。腊月二十三火神升天,不要往火里洒水,不要用锐器刺火,不要往火里吐唾沫,不要往火里放大蒜和葱皮,不要去炉子,不要踩火炉。
祭火礼仪
祭火仪式非常隆重。它通常在一两天前开始打扫庭院和房子,准备祭品,并建造火支撑。火支撑,蒙古语称突力嘎,是一种带有四个支撑点的火支撑。
火支架放在火盆上,里面放着干柴。有些人在火盆里建了一个四边形的干柴架,没有火支架。将蓝、白、黄、红、绿色哈达挂在火支架或木柴的四眉上,分别代表蓝天、白云、黄色教育、繁荣、绿色生活。
祭火的准备工作从当天早上开始。首先,将准备好的羊胸茬放入锅中,慢慢煮沸。羊胸茬煮熟后,在汤中加入适量的米饭、黄油、红枣、红糖、酸奶等喷喷的什锦稠粥。
在煮粥的过程中,主人把羊胸茬放在盘子里,轻轻去除肉,只留下完整的胸骨,然后用白色骆驼或白色羊毛绒线包裹羊胸骨,然后从锅里取几勺粥,用冷蒿、榆树皮、奶酪、柏叶、三根香等贡品,覆盖天蓝色哈达待仪式。
祭火过程
祭火开始时,参与者各端一个装满食物的小木盘或碗,坐在地上准备招福。祈祷丁兴旺,祈祷五畜兴旺!祭火结束后,全家人都吃了祭火饭。
祭火饭是一种特殊的食物。它不仅在制作上不同于日常食物,而且含有许多愿望。因此,大家应该把它留到火神回来的除夕夜。在这七天里,大家应该每天取一些加热,然后全家人分享。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火神上天,除夕夜才能回到人间。因此,草原牧民称这段时间为人间无主七天。除夕夜,人们开火做饭,迎接火神的到来。迎来火神后,你可以安心地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因此,可以说祀火节是春节的序曲。
冬至 春节 老黄历 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