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日习俗中有赏月的习俗,中秋节满月之夜和家人一起赏月聊天,那么为什么要在中秋节赏月呢?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
从季节来看,中秋节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应该在秋天收获。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个季节喝酒跳舞,庆祝丰收,这在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被描述。
从起源上看,中秋节是一个祭月节,起源于古代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仪式包括春秋两祭:春祭日和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是秋分,秋分的季节每年都在八月不一样,所以秋分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风景的恶灵,逐渐约定祭月的日子固定在8月15日。
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和太阳的倾斜度增加,中国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此时西北风仍然很弱。这样,水分已经消失,灰尘没有升起,空气特别新鲜,天空特别干净,月亮看起来又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机。
赏月的习俗来自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据《周礼·据《春官》记载,周代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毛、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汉代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送雄粗饼。晋朝也有中秋赏月,但并不常见;直到唐代,中秋节才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相结合,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才大兴。
唐代《开元遗事》一书记载:中秋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一起在月下游玩,游到兴处。他们自从登上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了半部《霓虹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都要赏月一番。人们也来效仿,月圆时聚在一起,享受人间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在唐代,、玩月在唐代颇为流行。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之夜,你的家人装饰着亭台楼阁,人们争夺餐厅玩月亮。。每天,首都的所有商店和餐厅都必须重新装饰立面,灯火通明,出售季节性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也很热闹。大多数人登上高台观月。一些富裕的家庭在自己的亭台楼阁上赏月,放月饼、水果或安排家庭宴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起赏月。
在民间,每年八月中秋节,都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八月十五月圆,中秋月饼又香又甜,这句名言说明了城乡人在中秋之夜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拜月神的。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和品尝月饼作为家庭团聚的象征,逐渐成为节日的礼物。
中秋 冬至 春节 老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