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以及彝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色彝族年它被称为口腔节,那么为什么彝族年被称为口腔节呢?接下来,跟随本期彝族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彝族年为什么叫口腔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有两个最盛大、最隆重的彝族节日,一个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另一个是十月新年。火把节被称为眼节,而彝族十月新年被称为口节。
彝族十月新年的起源是基于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早在古代,彝族祖先就从事狩猎和放牧,以便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他们以太阳运动定冬夏,北斗柄指向寒暑,创造了十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将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为一年,一年平均分为10个月,一个月为36天,年底剩下的5天或6天为春节。
彝族过年时,平年过年日为5天,全年365天;每三年,即第四年加一天,过年日为6天,全年366天,即闰年。
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为五季,以土、金、水、火、木为代表;一季分为两个月,两个月为雌,一个月为雄。十月太阳历日数整齐,季节准确,科学性强,是古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每年公历的11月23日至27日是云南彝族的十月新年。与大多数地方的春节类似,彝族的十月新年活动主要是食物,加上一些虔诚的祖先崇拜活动和休闲娱乐游戏。正式的新年日通常是3天,第一天是杀猪,第二天吃猪脚,第三天是送祖先的日子。另外两天去探亲,去看望你的岳父和岳母。
彝历十月新年第一天,楚雄家家杀年猪。过去,富甲彝族土司通常杀牛过年,村里的富人杀猪或羊过年,而大多数穷人只能杀鸡过年,甚至只能用辣子蘸水和鸡蛋炒饭过年。杀猪日,清晨杀猪前还有一个仪式,叫点烟火,就是在院子里放一堆篝火,通知祖灵回家和子孙后代一起度过彝族的十月新年。
吃年饭前,还有一个盛大的仪式叫松母。松母是一种牺牲。取猪肝、猪肚、猪头煮熟,或杀猪时,将猪头、猪耳、猪心、猪舌、猪肝等部位切成一点,煮熟切碎,放在米饭上,与烟、酒、糖、茶、水果等供品一起放在托盘里,然后点燃三根香。祭祀时,除跪拜磕头外,还向四方泼洒一些肉、汤、茶、酒,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从那以后,全家人围坐在铺满青松毛的地上吃年饭。太阳落山后,要用荞粑粑和煮熟的重肉再次祭祖,祈求祖灵保佑来年五谷丰收,六畜兴旺,无灾无祸。
彝族十月年的第二天,年轻男女穿着华丽的服装,手持月琴、口弦、唢呐、闷笛等乐器,在野外宽敞的地方玩翁西那姑革游戏,赛马,荡秋千,跳左脚舞。
按照彝族的习俗,过年杀猪的时候,要把猪的前腿剪下来煮熟,留给孩子。第二天,孩子们用绳子绑起来,然后串上一些荞麦爸爸,让他们在野外活动时和伙伴一起野餐,俗称赶热闹。
事实上,快乐是为年轻男女创造一个谈论爱情和选择爱人的机会。成年人继续在寨子里过年,女人留在家里招待客人,而男主人则成群结队地来祝贺新年,然后聚在一起喝酒吃肉。
第三天,人们早早起床热饭,把祖灵送回边境,为祖灵准备路上需要的缠绕(干粮),把燕麦入畜槽中,象征喂祖灵的灵马,然后将准备好的饭菜、酒肉献给祖灵。
送祖灵时,男主人再次向祖灵祈祷,祝福来年家庭和睦,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送祖后,主客团聚,吃敬献祖先的食物。当客人被送走时,一年就结束了。
我家乡的彝族人日常生活节俭,但他们愿意在节日里吃饭。他们对待客人非常真诚。酒应该让客人喝够,肉应该让客人吃够,这可以从他们的大块重肉中看出。彝族有句谚语说:战争那天,不要想活着;待客那天,不要想留着。
曾经有一段时间,楚雄彝族没有过十月的新年,主要是春节。但近年来,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大的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习俗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因此,近年来,每年彝族十月新年,都有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其中最壮观的场景是彝族古镇长街宴——威楚大道覆盖着绿松毛,500多桌彝族乡宴连接一桌,长达1000多米,可接待数千名客人。
只听了一会儿过山号,长街宴拉开序幕——四面八方的客人聚集在桌子上。他们吃的美味佳肴是彝族全羊汤锅、当地土菜和各种山茅野菜。他们喝当地传统方法酿造的烈酒,只有100多只黑山羊被宰杀。
身在其中,街街都是肉香、菜香、酒香,酒歌、情歌、彝族民歌、祝福、敬酒、欢呼声响彻四面八方。晚上,酒足歌唱的人们在弦乐的陪伴下跳左脚舞,歌舞狂欢,通宵达旦。
传统节日 彝族年 彝族年为什么被叫作嘴巴的节日 彝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