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气候变化而来的,作用于指导农业的特殊古代历法。正是因为古人对气候天象的研究,即使现代二十四节气不指导农业,也能起到其他作用。现在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夏至如何计算南半球太阳高度角?
问:夏至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是多少?
回答:北半球:90°- 当地纬度 23°26'=太阳的高度角。南半球:90°-当地纬度-23°26'=太阳高度角。
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那天,太阳运行到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在双子座),太阳直接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接到达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天时间是全年最长的。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天。在北京,夏至可以持续15个小时,中午的太阳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的阳光最多,几乎是南半球的两倍。
天文学专家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一天之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将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将逐日缩短。夏至过后,北回归线及其北部地区的中午太阳高度角也将逐日下降。与此同时,夏至过后,夜空星象逐渐成为夏季星空。
夏至在中国古代被分为三候:一时鹿角解;二时蝉鸣;三时半夏生。麋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一属阴一属阳。鹿角朝前生,所以属阳。阴气在夏至出生,阳气开始衰退,所以阳性鹿角开始脱落。麋鹿是阴的,所以它在冬至的角落里脱落;男人知道夏至后,他们会因为感阴而鼓起翅膀;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草药,因出生在仲夏的沼泽或水田中而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生物开始衰退。
中国民间将夏至后15天分为3时,一般为前3天、中时5天、末时7天。在此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阳光充足,作物生长迅速,生理生态需水较多。此时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来说,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的降水一般能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1000多年前,人们对降雨特性有了清晰的认识。
【结论】以上是小编带来的夏至相关内容。我不知道它是否对你有帮助?
也许你也喜欢:
白天夏至哪个地方最长?
分析:北京夏至日出时间
解惑: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结婚好吗?二0一六年夏至结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