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昆明人俗称小三十,当天自动开启节日模式。从这一天开始,大家应该准备开始新年。在这一天,所有的人都应该彻底清洁和除尘他们的家。明年越干净越幸运。本期昆明文化将向您介绍昆明新年习俗。
这一天,人们要把崭新的灶神画像贴在厨房的一块木板上,为灶神换上新鲜的面容。据说灶神是管理人间烟火的神,他会把一家人一年的所作所为告诉玉皇大帝,伺候好了,一家人就会过上好日子。因此,在灶神像前,要供奉灶神糖,即用糖封住灶神的嘴,不要让他抱怨。炉糖有很多种,包括牛皮糖、芝麻糖、鸡骨糖、酥心糖等。此外,你还应该吃炒大豆,在炒大豆中放一些稻草。稻草是供奉灶神的兵马粮。周家华说:吃什锦南糖,供灶神,迎灶神,从这一天开始,即使过年开始。回忆起此,周家华嘴角的微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场景。
从这一天起,所有的人都将开始清洁和除尘。一系列的工作,如清洁被子、清洁亭子、清洁地板和窗户,都应该在新年前完成。这并不意味着昆明人在新年期间不打扫卫生,并在剩下的7天内完成清洁任务,主要是因为过去一年的清洁和梳理。人们想以一种新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备年货绝对是年前的亮点,年过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年货准备不齐。
昆明人有丰富的年货。他们吃鸡、鸭、鱼、蔬菜、水果、蛋糕和糖果。最具地方特色的是诱饵红糖和米花团;有鞭炮香烛、春联门神等,最特别的是大量的松毛(即松针)。当然,孩子们的新年服装也很重要。
吃年夜饭的那天晚上,地上要铺一层松毛,全家人围坐在松毛上吃年夜饭,寓意新年的吉祥与安全。此外,青松毛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周家华说,松针的香味沁人心脾,坐在松毛上吃饭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另一个特殊的习俗是在横梁上挂一个大米花团,上面画着各种图案。最常见的是写一个祝福字,倒挂起来,就像一盏灯,意味着节日。说到米花团的味道,周家华摇摇头:米花团很硬,吃起来很费力。你必须用刀把它切碎才能吃。然而,现在几乎看不见了。没有人再吃这种东西了。
除夕夜,大家应该在祖该在祖先的牌位前崇拜香柠和佛手。大家有崇拜祖先、敬佛、敬佛、期待结婚的愿望。祭祖后,大家可以吃团圆饭。
说到年三十的团圆饭,大家不得不提到八碗猪。农村杀猪的人经常按照传统做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包括千肉、炸黄条、煮白肉、宫爆肉、回锅肉、炒肉、红烧肉等,统称为八碗猪。虽然它们都是猪肉,但它们不会因为不同的做法而厌倦食用。
鱼、长白菜、青蒜除了猪八碗外,都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饭的餐桌上一定要有鱼,最好是一条完整的鱼,这意味着一年多。长卷心菜可以和萝卜一起煮,萝卜切成圆片,类似铜钱的形状,如果谁吃萝卜相当于吃铜钱,这是一个好兆头,长卷心菜意味着长寿,经常吃。青蒜炒肉意味着清算和整理过去一年。然而,唯一不吃的就是苦菜。这些菜,都是取其谐音,不是迷信,而是取得好色头。
除夕是全家团圆的好日子。这种团圆比中秋节更隆重,所以全家人(除了孩子)都不睡觉,也叫守岁。守岁其实就是守。传说有一种怪物叫守,专门吃孩子的心肝。为了保护孩子,成年人不得不彻夜不眠。
从下午5点到6点到晚上12点,人们开始不停地放鞭炮,气氛非常热闹。放鞭炮的习俗也来自于驱赶‘麻烦’,但鞭炮中的硫对驱赶鼠害虫疫也有一定的作用。周家华表达了他对鞭炮的看法。
此外,在守岁之夜,街上还会有舞龙耍狮的表演供市民欣赏。据周家华介绍,桃源街和青云街是舞龙最多的地方,龙灯队喜欢在这些人多的地方表演。当年打得最好的龙狮队是‘两广消防队’。那些狮子头天真无邪,摇头晃脑,很受欢迎。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要在门口跳舞。周家华说起来还是神采飞扬,仿佛还在小时候龙飞狮斗的欢天喜地里。然而,他似乎有点遗憾:然而,因为大家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避免给龙狮放鞭炮和红包,大家只能关上门,从门缝里偷看表演。人走远了,大家才敢开门观望。在过去,看龙狮比赛几乎是老昆明人最快乐的事情,因为没有其他娱乐条件。
元旦一大早,首先要做的就是翻梢。昆明人在备置年货时,会挑一根长甘蔗,带回家倒置在门后,封门。元旦一大早,他们会翻梢,取新年收入翻梢的意义。这也是昆明最特别的习俗之一。家里的女人通常早起蒸米糕。米糕的表面是红糖。吃米糕意味着年年高。大多数人早起去圆通山看日出。周家华说:过去,站在圆通山上,你可以看到地平线。许多人去迎接新年的第一缕光。”
第一天,我会节省更多的食物。老习俗规定,那天大家不能动火、动刀、探亲、探亲、惹是非、说不吉利的话,尤其是死字。在饮食方面,午餐吃糖煮鱼饵块,一些家庭也会放白酒或蛋花,这意味着甜,几十年后,周家华老人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除了年糕和糖煮饵块,这一天都是吃现成的食物,也就是除夕剩下的食物。另外,初一不能花钱,老说初一花钱,一年花钱。总的来说,元旦给人一种很节俭的感觉。初一是一年中节省最多的一天。周家花说。
昆明人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吃得更多。家庭主妇拿出年前准备的所有新年用品来展示自己的技能,包括兔子、鹅甚至海鲜。然而,炒饵块是必不可少的。炒饵块,即大救车,需要鸡蛋、真菌、韭菜、西红柿和火腿。
这种状态将持续到新年的第七天。当然,贫困家庭通常需要三天时间,根据农村的说法,他们直到第一个月的第15年才出去工作。
正月十五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做包心饺子。吃完饺子,这一年过得很顺利。过去,昆明最著名的饺子是四喜饺子,馅料包括花生、豆沙、芝麻等。
此外,赶上街灯也是一种传统习俗。在文明街和景星街,你可以看到灯光闪闪发光。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白兔灯。对他们来说,得到白兔灯是最高的奖励。在农村地区,剧团邀请人们到村里唱传统的滇剧灯笼和京剧。当时的表演有点像现在的文化三下乡。
正月十五过后,整个一年都结束了,大家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也许你也喜欢:
二0一五年黄道吉日查询清单
二0一五年结婚吉日清单
很多人不知道下元节的习俗
桂林春节习俗,你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