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古人称重九,是国历史悠久民俗节日。每年重阳来临之际,中国各地都不乏节日习俗,所以现在老黄历为您介绍,山东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山东民间重阳节的习俗活动是吃花糕。花糕是用面蒸的,双层夹着枣栗等水果。单层枣栗插在表面上,有的还插上彩色小纸旗,叫花糕旗。有的上安有两只面塑羊,取重阳之象,称重阳花糕。
花糕不仅是节日食品,也是节日礼品。在济南以东,重阳要给已婚女儿送花糕,胶东叫菊花糕;济南以北不仅送蛋糕,还送秋冬应用的衣服;在济南以西,尤其是河北省附近的一些县市,重阳节邀请女儿回娘家吃花糕,因此被称为女儿节和女儿节。
在山东省威海地区,老一辈人称农历九月九日为九重阳。人们在这一天喝菊花酒、花糕和菊花酒。图为一种口彩:蛋糕和高同音,高寿的吉祥;酒和长同音意味着长久。
此外,酿造菊花酒仍然是生活的需要。酿酒的早期工作从农历六月开始,一般到农历十二月,葡萄酒是酿造的,因为这种葡萄酒的颜色是浅黄色的,通常被称为黄酒。老威海过去有一家黄酒馆。一般来说,在重阳节,许多市民喜欢在酒馆喝一杯黄酒。黄酒具有软化血管等保健作用,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山东,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节日期间,慰问老年人,组织老年人举办文化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在威海,在过去的重阳节,如果家里有老人,你应该在门口挂一盏纸灯笼,这意味着长寿。
历史上,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友书》中说:往年来,九月九日突然重复,九日是阳数,日月并应,俗称。重阳,又称九日和九日。重阳的名字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屈原的《远游》中有句话叫把重阳聚集在皇宫里。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九日有喝菊酒、吃花糕、插山茱萸的习俗,历代相传,又称山茱萸节、菊花节。
冬至 春节 民俗节日 老黄历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