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节气其中,有些节气往往因为名字相似而被误解为节气,包括冬至和夏至,那么冬至和夏至是什么意思呢?
冬至和冬至哪个早? 下雨怎么说?
冬至和夏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交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人有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认为是冬季的大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仍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延续。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标志着北半球太阳最小,白天最短,但冬至的温度不是最低的。冬至,太阳直射地面,达到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也称为冬至线),太阳最倾向于北半球;因此,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北方白天越短。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最近的点附近,运行速度稍快,导致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短8天,所以北半球的冬天略短于夏天。
为什么要过冬至? 是几个节气
夏至
在古代,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以来,就有夏至祭神祭祖的习俗,祈求消灾年丰。太阳运行到黄经90°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日至22日交节。夏至那天,太阳直射地面到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天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天。这一天,北半球的太阳辐射最多,几乎是南半球的两倍。
冬至的起源 要注意什么?
夏至是一年中太阳最北的一天,也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一天之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将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将逐日缩短。夏至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中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下降。与此同时,夏至到来后,夜星逐渐成为夏天的星空。
二十四节气 冬至 冬至和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 春节 老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