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到来之际,中国台湾中元普渡的习俗在该地区很流行,也被称为崇拜好兄弟。这是一个民间祭祀仪式,用于安慰和超越孤独的灵魂和野鬼。它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所以现在老黄历为您介绍中元普渡拜拜在台湾社会的特殊意义。
农历七月在台湾汉族社会普渡,比在家乡更受重视。自17世纪以来,汉族冒险来台湾开垦,毒蛇、野兽、瘟疫、疲劳、武器、民用变革,夺走了宝贵的生命。九死一生的谚语解释了其生活竞争的艰辛。
到处都没有被埋葬的尸骨形成了祖先对鬼魂的强烈恐惧,但许多死在异国他乡的孤独鬼魂都是来自家乡的兄弟。在宗教和怜悯的驱使下,人们筹集资金埋葬暴露的尸骨,形成了台湾应公或万善祠的高密度现象。
例如,台北的一个小木栅区有26座这样的祠堂。由于这些死于台湾的孤魂野鬼都是在台湾像兄弟一样互相照顾的开垦者,7月份普渡在台湾被称为崇拜好兄弟,不同于家乡的崇拜者(即外国人)。
根据台湾社会发展史的观察,19世纪以后,中元普渡祭祀成为台湾社会区域人际网络连接的重要媒介。许多在中元节牺牲的好兄弟都是为了保护村民和保护人民。在祖籍意识强的时代,不同祖籍的其他人通过中元节祭祀形成了自己的群体,相互团结,共同面对敌人。
例如,台北大龙洞的保安宫是福建省同安县人民中原节的祭祀中心。台北盆地的同安人分三组轮流主持中原节。蒙古龙山寺和清水祖庙是福建三邑(即南安、晋江、惠安)和安溪县移民的祭祀中心。
新竹县新浦乡方寮的义民庙是以新竹客家祖籍为主的中元节祭祀中心。在清代林爽文和戴潮春的反清事件中牺牲的村民被授予义民爷称号,因为他们抵制反清者。
综上所述,台湾7月普渡被称为好兄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除了宗教意义,农历7月普渡也成为连接19世纪台湾中北社会最重要的媒介,有些人说,如果人们能在7月好兄弟关心帮助弱者,孤独的鬼魂可能会减少,世界将充满爱和温暖。
也许你也喜欢:
西方传统节日有哪些?
道家三元: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齐鲁大地,圣人故里的中元节习俗
清代描绘民间中元节的诗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