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这是中国民间腊月祭拜灶神的传统节日。人们应该在这一天向灶神献上贡品,祈求来年全家人的平安幸福,比如蒙古族同胞们过祭灶节的时候,要做好吃的祭灶饭,意在用最好吃的东西给灶神送行。所以现在传统节日给大家介绍一下蒙古族同胞祭灶节必吃的祭灶饭。
蒙古语中,灶王奶奶被称为嘎赖罕额赫。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住在牧民家,只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四回娘家,汇报家人一年来的所作所为。为了让她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主人家把最好吃的东西送给她,这就是祭灶。
在内蒙古乌审旗,大部分蒙古族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祭灶用的祭灶饭包括煮羊胸叉、羊肥肠、羊脊骨和嘎灵巴达(俗称汉族枣饭)。
羊胸叉是祭灶最重要的用品,烹饪羊胸叉是祭灶的亮点。蒙古人认为,因为羊身上只有羊胸叉骨是直的,可以连接天地,所以在祭火的时候要用羊胸叉。主人摘羊胸叉时,必须捂住口鼻,这意味着它是干净的。
羊胸叉煮好后,男主人会把羊胸叉上的肉去掉,然后用早期从羊身上取下的羊毛碾成羊毛,绑好胸叉,准备祭火。包裹羊胸叉需要哈达1、麻纸1、佛香3、红、黄、蓝、白、绿五色丝绸1、酥油少、红枣3、祭灶饭1勺、果条3、炒饭少、柏叶少、蒿草少、榆树枝少。
祭灶饭里还有一种美味的食物,就是加灵巴达。加灵巴达是用之前煮羊胸叉的肉汤和米饭、黄米、奶酪(奶渣越酸越好)、红枣煮的。味道酸甜,油滑耐嚼,食后回味无穷。
祭灶饭正式开餐前,将举行祭灶仪式。全家跪在灶火旁,主人开始背诵《祭灶词》:灶王奶奶,你老人家,从今年的这个时候到明年的现在,祝福大家的家人和牲畜。没有灾难,没有三长两短,老少长寿百岁,都健康安全……”
读到相应的内容后,男主人站起来,把牲畜的胸骨朝北,凹进火里。其余的成员,模仿他的做法,拿一点酥油、乳制品等,洒在火上。然后交换供应,然后再洒,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再次牺牲所有的供应。
祭火仪式结束后,你可以享受美味的祭灶饭。在古代,蒙古人必须用手直接吃祭灶饭来表达虔诚。这也是传统的祭灶方法。然而,许多习俗已经简化,老年人将保持用手取食的习惯。
也许你也喜欢:
西方传统节日有哪些?
家家户户祭灶忙,祭灶节必备的灶糖怎么办?
越南祭灶节的习俗是什么?
关于祭灶节灶神灶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