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中元节,传说这一天,阴曹地府的大门开了,成千上万的灵魂在这个时候回到阳光明媚的世界,享受陌生人准备的祭祀。因此,当节日到来时,每个人都应该准备丰富的祭品,并开展相应的祭品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习俗。所以现在老黄历介绍给你,湖南中元节七大习俗。
接亡客
湖南人从农历七月初七或者初十开始接新亡客,初十之后接老亡客。据说前三后七,他们每天吃三顿饭,喝茶,互相尊重。接受死者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特别隆重,准备工作非常细致充分。
祭祀用具,如桌子、椅子、长凳、餐具,甚至香炉、灯笼等,都应清理干净。准备祭品、纸钱和蜡烛;准备丰富的菜肴,其中一只公鸡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一些对祖先的承诺或祖先的梦想等等。
在湖南隆回,中原节接老客人的习惯是在农历十一晚上带老客人回家。农历十二日至十四日,一日三餐。每顿饭必须是新鲜的,每顿饭必须是肉菜,必须是三碗或五碗菜。
放河灯
河灯也被称为莲花灯。河灯通常在底座上放灯或蜡烛,中原夜放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让它漂流。中原节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独的野鬼。
烧包
每逢中元节前后,许多人都会在十字路口或水边烧包,这是湖南几千年来祭祖的传统习俗。烧包包括金银纸包和衣冠盒。这些财包一大早就写好了,按照一定的规则折成捆的冥钱,按照亲密关系在祭文中分配,在十字路口或水边焚烧,让他们带着后人的孝顺快乐回家。
湖南元江中原祭祖的方式是烧包,但一般不会在7月15日烧包,而是在11日或12日烧包。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十一金十二银。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湖南也不例外。这是因为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就是压鬼。
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七月半,是中原节,也是祭祖节。人们相信祖先会在这个时候回家探望子孙,所以他们需要祭祖。祭祀仪式通常在7月底前的晚上举行,不限于特定的一天。
湖南湘潭杨嘉桥,中元节祭祖时,大人要洗澡,穿得整整齐齐,准备香烛、纸币、鞭炮欢迎在外游荡的祖先回家。祭祀过程中禁止吹口哨。湖南岳阳的家庭用挂钱祭祖。
祭祀土地和庄稼
农历7月15日,湖南人民也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人们把供应撒进田野,烧纸,然后用五色纸切成碎片,缠绕在作物的耳朵上。据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丰收,有些地方也去后寺祭祀。
放天灯
鬼节放天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用天灯把自己的鬼放出来,把厄运带走。越远越好,这些鬼永远不会回来。这个时候,大家禁忌别人的天灯落在自己家的地方。如果它落下,大家必须再次释放它。
第二,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逝去的祖先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放天灯,照亮在阴间飞向极乐世界的祖先。
也许你也喜欢:
节日全集:西方传统节日有哪些?
二0一七年7月半是几个月? 七月半是什么时候?
中元节超度 哪些亡灵需要超越?
中元节念经,什么是超越亲人的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