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茶的故乡,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茶具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发展和创新,其艺术性不断提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好茶应该配备好的茶具来制作好茶,每种茶都有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是茶文化的载体。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可以用粘土制成,类似于四川和云南的烤茶罐。它可以用来煮茶或盛具。虽然形状简单,但又笨重又粗糙。釉陶茶具自西汉以来就出现了,外观光滑,色彩鲜艳,初具艺术性。
唐代以陶瓷茶具为主,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也出现在贵族和富家。以黑釉盏为主的宋代斗茶茶具。元代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紫砂壶。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现代有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中国茶具林林多,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彩。茶具与饮茶方式密切相关。
唐宋时期的饮茶方法是将鲜叶蒸熟,捣碎成饼,然后用绳子串干,称为茶饼或饼茶。喝茶的时候,喝茶的人把饼茶碾成碎片(也叫末茶)放在锅里煎,这样茶就可以在喝之前充分渗透,所以当时的茶具很复杂。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共有28种茶具列入四种器具。除常用的煮茶、喝茶、储茶的茶具外,还有用来碾茶的茶具:茶碾和茶罗。
茶磨是茶磨的工具。有木茶磨和石茶磨。木茶磨是由坚硬、细腻、无味的木材制成的。上层是桔子木,其次是梨木、桑木、桐木等。这种木茶磨由磨盘和磨盘组成。磨盘的形状是方形的,中间有一个圆孔,正好可以坠落。滚动是一块原木,在中间有一个轮子。磨茶时,用手持轴旋转,通过滚动和滚动盘之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
自唐宋以来,茶具可分为陶瓷茶具。瓷茶具、漆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在宋代,瓷茶具的生产非常繁荣,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瓷茶具。当时,著名的瓷窑有:杭州官方窑。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州汝窑、河南钧州钧窑、河北定州定窑等五大著名窑。中国茶具的发展一直与陶瓷的发展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茶具注重精细的工作和装饰,茶具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在清朝,茶具的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色彩时期。茶具的主要材料,陶瓷茶具和瓷茶具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两个系列。
古人喝茶对茶杯很讲究。俗话说春牛眼杯、夏小米杯、秋荷叶杯、冬挂杯。现代人虽然没那么讲究,但由于各种茶的存在,对生活有精致计划的茶友还是会选择不同的茶具喝不同的茶。那么,大家应该如何选择茶具呢?
茶具的设备不仅要注意器具本身,还要注意器具的外观和颜色。只有协调茶具的功能、质地和颜色,大家才能选择完美的茶具。相比之下,陶器的风格没有瓷器多。除了白瓷、青瓷和黑瓷三种主要颜色外,瓷器还配有各种图案和鱼纹,图案和颜色丰富多样。
各种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茶具?
绿茶:绿茶的本质特点是水清茶绿,茶具的要求最注重变化。冲泡时,应选择壁薄、散热方便、质地致密、孔隙小、不易吸湿(香)的茶具,如玻璃杯、薄胎瓷杯等。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
红茶:红茶应用白瓷冲泡,用玻璃杯赏汤,以衬托其宝光、金晕、红汤三个特点。
白茶:冲泡白茶所需水温较高,应选用保温性较好的器具,茶具力求古朴、自然,以陶瓷、石器为主。
乌龙茶:紫砂壶杯,或白瓷壶杯,盖碗,盖杯。
红茶:红茶可以酿造或油炸。当茶具与陶瓷茶具或粗砂紫砂茶具相匹配时,茶具的吸附消除了茶叶储存中形成的不良味道,使红茶的优点更加突出。
猜猜你也可能喜欢:
香港下午茶文化,下午茶的起源
云南茶文化古色古香
酒文化:各种酒的饮用常识
浅谈:香港茶餐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