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有自己的特点和相应的民间活动芒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自然不例外。所以这个问题老黄历芒种民俗活动的案例有哪些?
芒种民俗活动的案例有哪些?
煮梅
在南方,每年的五月和六月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期都有青梅煮酒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如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然而,大多数新鲜的李子都是酸的,很难直接进入,需要加工才能吃,这个加工过程是煮李子。
安苗
安苗是皖南的一项农业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果种植季节,种植水稻后,为了祈求秋天的好收成,各地都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都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揉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色,作为祭祀用品,祈求五谷丰收,村民安全。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节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百花开始枯萎散落。人们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希望来年再见面。这种习俗在传统文化中已经消失了,但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到。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会举行打泥仗节。同一天,新婚夫妇在好男女青年的陪同下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相扔泥。活动结束后,检查结果,最受欢迎的人是泥巴最多的人。
俗挂艾草
艾草有驱蚊的作用。在炎热的五月,是时候让艾草出来了。人们会把艾草从田里割回来,放在自己的门口,有些人会把艾草晒干,然后点燃,在房间里转一周,蚊子就会被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