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代表温度,这也说明寒冷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小寒其实和小暑一样是温度的季节,<月初寒还小,所以云,月半就大了。具体来说,公历每年1月5日或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都是小寒。
小寒的特点
首先要明确的是,小寒的寒冷程度并不比大寒小。之所以这样讲寒冷,是因为在黄河流域描述的季节,以前的小寒没有大寒冷那么冷。当太阳黄经达到285度时,小寒节气开始。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最强、最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最强、最稳定,西风槽脊尺度最大,西风强度最强。小寒节气冷空气冷却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这是小寒最显著的特点。
小寒的三候
在中国古代,寒节气古人认为小寒三候(约1月5日至20日,共15天)分为三候五天。
雁北乡候鸟中的大雁顺阴阳迁移,此时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喜鹊在北方随处可见,感觉阳气,开始筑巢。
三候开始足够野鸡足够的鸽子叫,野鸡在接近49岁时会感受到阳气的生长。冬天开始后,这意味着今年的冬天正式到来。植物枯萎,昆虫休眠,一切活动往往会停止。
小寒的民俗
从冬天开始,人们就开始数九九来区分天气的变化。九九消寒,每天一笔:从元朝开始,从宫殿到民间,九九消寒图很流行,图片、文字或图案,但每个字(繁体字)都是九笔。每年冬至前挂在室内,从第一天第九天开始填,每天填,每天填一个字,然后过19天,直到981天结束。
冬至 小寒的三候 小寒的民间风俗 小寒的特点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