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大家将以各种方式纪念它。端午节最初是一个消除瘟疫的夏季节日,今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蒿、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让大家来看看端午节的习俗吧!
端午节的习俗
佩饰
过去,江浙端午节妇女的一种饰品。一般由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制成,形状为小人骑虎,还有另加钟、铃、流苏、蒜、粽子等。插入女性发髻,也用于馈送。《清嘉录》云:(5月5日)市民以金银丝为流苏、钟、铃状,骑人于虎,极其精致,装饰着小钗,贯为串,或者用铜丝金箔为妇女插鬓。又互相献来,叫健人。健人一说和艾人同意,只是丝易艾,吴曼云的《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就是艾人,而易之以丝,做罗虎状,女人都穿。似乎有驱邪辟疫的作用;说到古代步摇,纯粹是女装(蔡云《吴献》)。孩子们还会用雄黄酒画一个王。
豆娘,旧时五节女性头饰。江南多见。有些地区也叫健人。这个东西起源于古代的步摇,也就是艾人的不同形式。《清嘉录》引用《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制,备极其奇巧。凡以销剑做艾叶,或存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等。纱蜘蛛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螳螂蝉蝎、葫芦瓜果,色彩逼真。加上祈祷旗的宝盖,绣球繁穗,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叫豆娘,不胜纪。”
您也可能喜欢:
端午节的别名是什么?
为什么端午节又叫女儿节?
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
详细说明: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