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中一个是全国共同庆祝的好日子,也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恒的精神支柱。春节期间,中国各民族都有庆祝活动,你知道每个民族都有什么样的吗?春节习俗?接下来要介绍的内容,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
汉族: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到年三十,民间称这段时间为迎春日,又称扫尘日,是春节前扫尘卫生的传统习惯。节日前十天左右,家家户户准备年货,包括鸡鸭鱼、茶酒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他们还应该准备一些春节期间拜访亲友时赠送的礼物。孩子们应该买新衣服和帽子,准备春节期间穿。春联,春联要贴在房子的门上,彩色寓意吉祥的年画要贴在房子里,红灯笼要挂在门前,财神要贴在门上。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街上的鞭炮一个接一个地响起,每个家庭都很高兴。新年开始了。男人、女人、老人和年轻人都穿着节日服装。首先,他们向家里的老人致以新年的祝福。节日期间,他们还给孩子们压岁钱,吃团体晚餐。第二天和第三天,他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互相祝贺,说些祝贺新年、发财、祝贺新年、祭祖等活动。
壮族:
除夕夜,每个家庭的火池都会点燃大火,一夜之间不会熄灭,这被称为迎新火。人们习惯于在春节期间做粽子。节日期间,还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平担舞、锣、陀螺、球、地方戏等。
春节习俗迎英雄:
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壮族,在春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互相祝贺,以为这样一年才会吉祥。壮族民间也有过晚年的习惯,被称为吃立节。吃立节是在本月30日。据说100多年前,一位壮族农民在与外国侵略者作战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经过去了。为了欢迎他们,壮族人在本月30日为他们重新庆祝春节。
满族:
新年快到了,家家户户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户户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挂红灯。年三十包饺子,注意褶皱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包铜钱,吃的好运。春节要拜两次,年三十晚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迎接春节。春节前春节前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满族分为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期间,红旗人在门上挂红旗,黄旗人在门上挂黄旗,蓝旗人在门上挂蓝旗,白旗人在门上挂白旗。这些旗帜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始。
节日期间,男孩们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者乘坐各种自制的木犁,在山上和冰上嗖嗖地飞翔。女孩和年轻的媳妇穿着新做的花衣,成群结队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第一天到第五天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秧歌拜年。阵容强大的秧歌队不仅在村里扭,还在外村扭。旁观者常常乐于前仰后合,忘记疲劳和寒冷。甚至有热心的观众——直尾跟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亮。
回族:
除夕做饺子,这一天喜欢玩是非恶棍的嘴捏。端上热饺子,打开腊八醋,一家人坐在桌子前,笑,快乐!孩子们对桌子上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意扔到地上,30个晚上不能扫,被称为踩(岁)。
春节那天,噼啪作响的鞭炮声响彻天空。孩子们穿着全新的衣服,女孩们擦着红脸,眉间点了一个小红点,头上扎着红色的发结。他们穿着它跑来跑去。他们非常活泼。成年人喜欢眉毛,互相祝福,祝新年快乐。第一天中午的年餐非常丰盛,但你应该在晚上吃面条或合子,这象征着新年的和平、团圆和幸福。
也许你也喜欢:
二0一七年春节是几个月,二0一七年春节是星期几
二0一七年春节高速免费时间表哪些天不收费?
二0一七年春节假期时间表,几天假期
为什么春节要放鞭炮?春节放鞭炮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