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少数民族的习俗和节日规模相对较小,但也有例外。例如,观音节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参与者,影响很大。少数民族节日给大家介绍一下观音节的风俗传说。
观音节是白族的节日,观音节也被称为三月街。据说观音开辟了这个地区,使这里丰收,人们为了纪念观音的成就,在这里预订了这个时间。
观音节来历
据说隋末唐初,恶魔罗刹盘踞大理,气质残忍,日日 食人眼三十六双,人民苦不堪言。从西天来的观音大士制服了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罗刹。观音大士怕罗刹卷土重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他都会来大理讲经,善男信女接踵而至。后来,观音担心人们每年都会听经受化的话,会耽误农业生产, 说服信徒在会议上交换农副产品,逐渐形成定期的贸易市场-- 街子。由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又被称为三月节。
每年夏历3月15日至20日,白族人来这里唱歌、跳舞、表演、赛马、举办各种娱乐体育活动。随着历史上白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盛会逐渐发展成为各民族的物资交会,至今已有午千多年的历史。会议期间,街上人山人海,货物种类繁多。人们在这里自由买卖。农民用采取的兽皮和挖掘的药材换取他们需要的物品。
解放后的三月节更加繁荣,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会期延长至7至10天,人数多达15万人,总贸易额达数百万元,上市牲畜万头以上。三月节上市的药材几乎包括云南的大部分药材。此外,附近的文艺团体和工农业余表演队在会议期间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节目。赛马过去常举行,这是三月街最吸引人的活动。到期时,滇西白彝、纳西族、藏族、苗族等民族的凶猛骑手聚集在苍山脚下。只有一个命令,马突然飞了起来,跳跑,令人惊叹。
它在促进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物资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许你也喜欢:
少数民族的节日民俗京族唱哈节
藏族望果节是少数民族的节日知识
蒙古马奶节是少数民族的节日风格
蒙古族祭敖包是少数民族节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