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源远流长,至今已近几千年,每个地区都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春节民俗。所以本期老黄历带你去了解,湖北春节传统民俗在各个地区有哪些特点?
湖北各地春节传统民俗的特点是什么?
十堰:杀年猪,闹年,风生水起
杀年猪是十堰人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进九开始。十堰民歌《十二月》唱道:腊月二十腊,家家户户都杀猪。把肉一吊,带到姐姐家。杀猪当天,猪主人起得很早,在屋头地上筑起柴灶,架上大铁锅,劈柴烧水。先给要杀的猪喂好吃的食物,然后请杀猪匠,请帮忙,请喝杀猪酒(猪血汤)的亲戚邻居支持。猪被杀,肉被腌制,杀猪匠,帮助,亲戚和邻居围在院子里的慷慨桌子上,喝酒吃肉,不喝醉。
襄阳:除夕吃菱角 元旦吃饺子
在襄阳,人们通常在新年前一个月做准备。香肠、缠蹄、腌制各种鸡、鸭、鱼等腊肉,准备各种年货。腊月二十三,襄阳人一般都会买灶饼,供桌上,全家人围在一起,一人吃一个,预示着新年的甜蜜与幸福。在襄阳人的新年里,除夕一定要吃菱角。在襄阳方言里读菱角boji,和不忌是谐音,所以吃菱角意味着今年的坏事都忘了,都冲走了。避凶就吉。正因为如此,除夕夜,老人们会把菱角洗净煮熟,让孩子们在12点钟敲响之前吃。我希望上帝不记得他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明年将有一个完整的开始。
宜昌:赶老鼠和赶毛狗
在宜昌人看来,小年也是老鼠嫁女的日子,禁止洒扫,尤其是剪刀,否则来年老鼠会伤害无穷。赶老鼠是农民祈祷减少老鼠伤害的活动。天一亮,大人就会鼓励家里的孩子快点起床,赤膊上阵。孩子们一只脚穿草鞋,另一只脚系鞋带拖鞋,左手拿簸箕,右手拿锤子或棍子,然后去房间的每个角落,敲簸箕的嘴说:簸箕刮两刮,草鞋拖两拖。二十四,拍簸箕,老鼠下不成器。……这是人们对老鼠的诅咒,实现粮仓无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