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也称为是鬼节,七月半,盂兰盆节是佛教中的节日,佛教认为这是为了拯救死去的父母和亲人,那么玉兰盆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它的传说和典故是什么呢?接下来,跟随这个问题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7月15日是玉兰盆节,也叫玉兰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玉兰盆节属于道教,玉兰盆节属于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和施孤,也叫死人节和七月半。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意思是倒挂,倒挂形容苦难,盆是指盛供的器皿。佛教认为,这可以挽救已故父母和亡亲的倒挂之苦。盂兰盆是解倒悬的意思。
在印度佛教仪式上,为了推荐祖先举办玉兰盆会,佛经中的玉兰盆经符合中国追求远方的俗信,因此益加普及。中国从梁。中国从梁朝开始模仿,沿着中元节。然而,除了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供词、放烟口等活动。
传说中的盂兰盆节典故
目连救母的传说
佛经《玉兰盆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称为目键连),在得到(六种智慧)后,想要回报父母的善良,也就是说,用道眼检查,看到死去的母亲在饥饿的鬼路上受苦,瘦骨头不成人。眼连很伤心,就用碗盛饭,想送给妈妈吃,但饭刚送妈妈手里,还没入口就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佛帮救他的母亲。佛陀说:你母亲有很深的罪恶,你不能独自拯救,依靠十个僧侣的力量,你德力量。7月15日,在和尚结夏、安居成功的日子里,你应该建立盛大的玉兰盆供应,用百味饮食支持十位和尚,依靠他们的情感力量拯救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饥饿的鬼道。
盆节的典故
佛祖还说:以后所有的佛弟子都可以在7月15日和尚放荡,也就是佛喜欢的日子(在佛教制度中,每年夏天90天,僧人聚在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坚持戒律,做他们想做的事。在最后一天,僧人自我放纵,也就是要求僧人举出自己的错误,在公众中表达自己的忏悔,获得纯洁。而且十方诸佛都很开心,生活完美,所以也叫佛像快乐日和快乐日),准备百味饮食,广设玉兰盆供养众僧。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出生的父母增添幸福,还可以为逝去的父母离开苦海,获得幸福,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那时起,在中国佛教领域,根据《玉兰盆经》,每年7月15日举行超越历代宗教佛教仪式,称为玉兰盆法会、玉兰盆斋、玉兰盆供应等。玉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式规则。仪润《百丈清法证义记》第八卷详载《玉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玉兰盆会汇编》。其中,有净坛绕经、玉兰盆供应、众僧受食等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