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笔

傈僳族葫芦笙舞乐和葫芦笙

几千年来,葫芦笙舞和葫芦笙给傈僳族人民带来了许多幸福。它们是傈僳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对傈僳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葫芦笙舞和葫芦笙是傈僳族的原创生态音乐,葫芦笙制作历史悠久,生产时代无法验证。葫芦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让大家了解一下傈僳族葫芦笙舞和葫芦笙。

傈僳族葫芦笙舞乐和葫芦笙

傈僳族葫芦笙的起源
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傈僳族老人得了五个儿子。结果,五个儿子死了。老人很伤心。他特意来砍紫竹和葫芦,做了五管葫芦笙,象征着五个儿子的不同长度,最长的一管象征着老板,依次推。将来,为了怀念儿子,老人每天吹葫芦笙来表达他的悲伤。

简要介绍了傈僳族葫芦笙的发音特点和原理
葫芦笙的演奏取决于送气和用有效手指(部分手指和手掌握乐器)按相应位置的演奏孔。如果这些孔不用手指关闭,无论如何送气都不会使葫芦笙发出声音。这种共振现象的应用是该乐器的基本发音控制原理。为了使旋律更加优雅,如果有颤音,请用右拇指快速按压音乐管背面。

傈僳族葫芦笙的特点
傈僳族葫芦笙的规则长度不同。最长的一般在一英尺五英尺左右,最短的大约是五英寸或六英寸。葫芦笙可以戴帽子或不戴帽子。帽子的音色饱满圆润,不戴帽子的音色清晰明亮。戴帽子或戴帽子可以根据演奏者的兴趣来确定。此外,傈僳族葫芦笙可分为大调和小调。大调多为标准调音阶,小调多为羽毛调音阶。

傈僳族葫芦笙曲调
傈僳族葫芦笙曲调优美,有舞蹈伴奏和独奏。曲调大多是两个声部,第一个声部是旋律,第二个声部往往是五八度和声。有些旋律声部轻盈活跃,充满生活表现力,有些旋律清晰明亮,和声往往出现在弱拍中,使拍摄规律相反,使节奏更加突出,听起来清晰,特别方便稳定舞蹈节奏。

葫芦笙的演奏取决于送气和用有效手指(部分手指和手掌握乐器)按相应位置的演奏孔。如果这些孔不用手指关闭,无论如何送气都不会使葫芦笙发出声音。这种共振现象的应用是该乐器的基本发音控制原理。为了使旋律更加优雅,如果有颤音,请用右拇指快速按压音乐管背面。

几千年来,像嘎和撒勒舞一样,傈僳族葫芦笙舞已经成为他们民族中男女婚姻活动和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充分展示了傈僳族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庆祝丰收和传统节日的喜悦。

曲目类别简介
葫芦笙曲可分为以简谱5为主调的意白曲系和以6为主调的意贼曲系。

演奏意白曲系要打开定调孔,五管笙共有5、6、1、2、3、56音,七管笙依次增加6、12音;演奏意贼曲系要封闭定调孔,五管笙共有5、6、1、2、3、5、67音,七管笙增加1、2音。

葫芦笙音乐是当地人自娱自乐舞蹈刮七的领舞音乐。根据舞蹈的步法,其音乐结构有4/4、3/4、2/4、6/4等。各种音乐结构在具体使用时应相互穿插使用。所有2/4的笙曲都应该根据当时舞蹈的步伐进行演奏,比如刮迟有4/4和3/4。4/4和2/4相连使用;刮延类分别连接或混合使用4/4和3/4、4/4和2/4、4/4和6/4。

现有的音乐名称和音乐内容
1.《大蛮调》(《时同刮延》)是乐句变化最丰富、乐段最长的曲牌曲,旋律优美,演奏难度较大。

2.《念杂四微迟》展现了鸟鸣花香的情趣。

三、念杂已多,表现了乌鸦喝水时俯首昂首的情绪。

4.《赶街调》展现了农村市场人群的喧嚣。

5.《延迟调》展示了傈僳族妇女纺织布的工作场景。

6.《腊展现了傈僳族猎人猎虎杀狼的感觉。杂曲中没有固定的散句,只要音乐结构适合当时的舞步,就可以联奏领舞。

现状队和主要骨干代表
葫芦笙舞蹈艺术在老群山地区的原始生态生活仍然相当普遍。黎明傈僳族乡的发展形势特别好。它是农村各种规格的节日、会议、接待等重大活动和民间节日、丧葬、聚会等家庭和家庭主题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黎明、黎明、美乐、堆美、金庄五个村委会都有组织篝火跳舞的传统民间习俗,所以葫芦笙曲的民间利用率最高。以上村委会都有民间奏笙领舞团队,其中黎明村委会的艺人最多、最活跃。

黎明村委会有18位成熟的奏笙艺术家,其中王丽别村(芦笙村)有6位艺术家;黎光村委会有6人,美乐村委会有11人,堆美村委会有4人,金社村委会有2人,其他村委会有4人。全乡共有48名骨干艺术家能够演奏葫芦笙并领舞。

在众多骨干艺术家中,芦笙村丁树被新闻媒体称为葫芦笙王。他是全乡老兵的重要代表。他精通乐器制作(包括钢琴、盛)和所有主要传统乐器的演奏。他熟悉所有现有的音乐和卡片。他的影响遍布全乡。他教了十多名艺术家,受到了高度尊敬,但他已经老了(81),身体虚弱,生病了,不能正常从事他一生热爱的葫芦笙艺术。王永刚、丁国仁、丁学科、徐国仁、丁学科、徐丽刚等衣钵传人深得真传,新一代芦笙村艺人正在全面发展。

其中,王永刚是丁树才的孙子,全面继承了丁树才的乐器制作和演奏技巧,并有自己的发展。他的文学才能比蓝色更绿,比蓝色更好。他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在唱傈僳族传统民歌和民歌杂调方面有着非常全面的声乐能力,成长为最受欢迎的民族艺术家。阿石是黎明乡著名的傈僳族艺术家和歌手。1999年至2003年,他在乡镇文化站担任临时站员。2003年底,他被丽江东巴谷原生态民族风情园聘请。他的艺术是专业的,具有广泛的民间影响力。他出版并发行了一个录音盒,包括《阿石才葫芦笙舞曲选择》和VCD光盘《黎明傈僳族歌舞跳舞》一、二集。在新闻媒体上,阿石才有很多专题或综合报道,从2000年到2006年,省级以下级以下00年到2006年。他的专题报道在央视3、7、12频道播出,2005年和2006年被越南、缅甸、泰国傈僳族邀请到三国演出。阿石为傈僳族文化的宣传交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

综合评价葫芦笙舞价
1.黎明乡傈僳族是老君山地区傈僳族传统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美乐河流域和镇兰河流域是傈僳族的主要居住区。风景秀丽,山川秀丽,孕育和繁殖了具有显著地方色彩和浓郁民族气息的丰富傈僳族文化。以葫芦笙舞为代表的傈僳族器乐是该地区原生态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2.葫芦笙舞有完整的曲系,曲目类别和丰富的杂曲、散段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传承,保持了较高的原始生态风格。音乐形式具有原始音乐的简单性和厚重性。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情调欢快积极,能充分体现傈僳族乐观豁达、淳朴宽厚的民族精神。

3.这种舞蹈生存在著名的老山景区黎明丹霞景区。它是许多文化景观中最绚丽的闪光点,反映了优秀的自然景观。它是葫芦笙和四弦琴七本二弦琴吉自和一系列流行的民间声乐,使这个世界充满了灵气和不可磨灭的文化魅力,使它成为世界眼中天人合一、宁静宁静的天堂。

4.葫芦笙舞蹈是一种真正的传统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各个年龄段的继承人,团队强大,发展良好,因此,舞蹈没有严重的濒危现象,但必须有效保护,因为仍有一些问题,主要是继承过程中的原始态度不断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一些歌曲没有继承者,大多数新一代继承者习惯了杂项,从长远来看,散段联奏的舞蹈特征和地方特征将被削弱和逐渐丧失。

5.葫芦笙舞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世人称为无污染的天籁之音。不仅当地人非常喜欢,外国省份甚至许多国际朋友也表示衷心的赞赏。在葫芦笙艺术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它产生了为此付出不懈努力的代表人物,成为了一重要的文化名人。

6.由于葫芦笙舞蹈的突出内在价值,面对旅游发展中文化供求关系的相应加强,意味着开发利用是可行的,但必须注意保护其内在特征的原始生态,特别是对相关艺术家的实际关怀和爱护,在开发过程中不应进行不恰当的虚假和变质的外包装。

保护措施和规划
1.相关录音盒带已整理出版发行VCD两套CD,注册骨干团队,主要骨干已建立相应的文本档案,努力申请省级文化传承人的代表。

2.相关保护规划。

您也可能喜欢:
详细说明:蒙古族的生活习俗
那达慕,蒙古族的起源和历史
摩梭民俗有哪些?
四川摩梭走婚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