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边糊,又称锅边糊,是福建省福州市著名的特色点。传统的福州人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鼎边糊,这是当地最好的早餐产品。让大家一起来福建小吃文化看看鼎边糊的做法。想吃的朋友可以自己做。
锅边糊简称鼎边糊或料树,福州人都叫鼎边糊,是福州的大众小吃,如果佐以蚝饼,就更好吃了。
锅边糊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办法检查。有人说,在古代,一位家庭主妇磨米浆,准备蒸九重米饭。客人临时来了。家里的饭不够吃。家庭主妇灵机一动,在煮菜的锅边烤米浆。他们既做饭又做饭。客人们非常满意,并称赞他们。
不久,这种饮食方式在福州传播开来,每个家庭都争相模仿,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粗俗。现在几乎所有的福州小吃店都经营锅边糊,几乎所有的家庭主妇都会做锅边糊,几乎所有的福州人都没有吃过锅边糊。
基本做法:
制作:
1.将米饭用清水浸泡2小时,洗净捞起,用清水磨成浓浆。
2.虾汤:将虾糠放入小纱布袋中,放入锅中,加水中火煮成虾汤。
3.辅料:泡发畅干,洗净;丁香鱼干去除杂质;泡蘑菇,洗净,切条;葱蒜洗净切段,起油锅炒熟。
4.制糊:在大锅中加入1000克清水,用大火烧至70%热。锅内抹一圈花生油后,舀一碗米浆(约800克),从左到右浇一圈。盖子很紧,闷了一会儿就揭开盖子。当你看到锅边的米浆煮熟卷起时,用锅铲把米浆铲进火锅里。此时锅内加水500克,米浆按此法分数次绕浇。将虾糠、虾油和其它辅料放入锅中煮熟,调整口感,放入碗中。
成品色白,质鲜嫩,渔民风味浓郁。
创新做法:
原料:1000克米饭。配料:猪骨1500克,紫菜25克,虾干25克,蛤蜊干50克,瘦肉250克。韭菜150克。调料:酱油50克,精盐15克,老酒100克,胡椒粉5克,硼砂2克,葱油100克(猪油加葱炒香去渣),熟花生油50克。
制作:
1.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大米浸泡时间足够,米浆可以磨得细腻),取出沥干,与水混合约1500克磨成浆,然后加入2克硼砂(先用水溶解)搅拌均匀。
2.将猪骨放入清水锅中煮3000克左右。
3.将虾干和蛤蜊干放入骨汤中,用中小火煮一小时,出味后加入。4.紫菜洗净撕碎,韭菜切碎。瘦肉切丁待用。
5、大锅(口径约60厘米)加热,将准备好的汤加入两倍的水,盖上盖子,烧开盖子,在锅边抹一层花生油,用碗舀米浆到锅边倒一圈,盖上盖子约半分钟,盖子把熟米浆铲到汤里,加入一些汤和水盖,按上述方法完成米浆。最后一次浆料成熟后,加入虾干、蛤蜊干(原煮)、紫菜、瘦肉、韭菜,然后加入酱油、精盐、味精、老酒、胡椒、葱油。
烟台特色小吃:天鹅蛋
湖南长沙著名小吃街在哪里?
每天都有美食,成都小吃最多的地方
去镇江一定要尝的小吃:蟹黄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