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节气,是传统的4:8节之一,被认为是冬季的大节日。当太阳黄经达到270度时,大约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现在让大家来谈谈冬至是如何来的,以及关于冬至的小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注意一下。
冬至的由来
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太阳升起,是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是吉日,应该庆祝。冬至既是24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被称为冬至大如年。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称"冬至"。据说冬至是历史上的新年元旦,曾经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日子。
冬至故事一
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冬至节起源于黄帝和尧帝。《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一位大臣对汉武帝说:黄帝得宝鼎神,是年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于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记载显示,黄帝以冬至为岁首,乘坐朔旦。另一种说法是尧帝曾令和叔叔住在北方,观察太阳的运转,然后确定冬至的时间。虽然这些传说现在无法验证,但足以说明冬至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冬至故事二
冬至吃红豆糯米的习俗来自民间故事。据说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有一个不成功的儿子,作恶多端。他死于冬至,死后成了疫鬼。但这个疫鬼最怕赤豆,所以人们在冬至那天煮赤豆饭,用来避免疫鬼,祛病防灾。在古代,事实上,人们在冬至用糯米包裹各种蔬菜,肉作为馅料,可以崇拜祖先,给亲戚朋友。到目前为止,冬至吃红豆糯米的习俗还在继续。
冬至 冬至的故事一 冬至的故事二 冬至的由来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