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天下名人,中州一半以上河南它是中国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也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中国四大发明其中三种来自河南,这片历史悠久的中原大地,真的可以算是人杰地灵这个词。然后让大家城市文化为您带来河南十大旅游景点之殷墟博物园。
殷墟博物馆一般指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于1961年被列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为国家AAAAA等级旅游景点。
殷墟,原名北蒙,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地理坐标为114°18′50″E,36°07′36″N,海拔约80m,长宽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遗产保护区核心面积414公顷,缓冲面积720公顷。
殷墟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寺庙遗址、环北商城遗址等组成。其整体布局严格,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寺庙遗址为中心,沿环河两岸环形分布。现有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寺庙遗址、殷墟陵墓遗址、环北商城、后冈遗址、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考古学和甲骨文证实的首都。14年来,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盘庚迁都北蒙(今河南安阳),将北蒙改名为尹。15年来,盘庚开始建设殷都。
从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他经历了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包括盘庚、小辛、小乙、吴丁、祖甲、林辛、康丁、吴丁、文丁、帝乙、帝辛。尹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商业灭亡后,逐渐成为废墟。
20世纪初,殷墟以发掘甲骨文而闻名。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都城建筑遗址和丰富的文物,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历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在2006年7月的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殷墟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项标准中的四项,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II、殷墟作为商朝都邑,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巅峰时期,包括文字系统。
III、殷墟的文化遗迹为商代晚期的文化传统提供了非凡的证据,包括丰富的科学科学发明和技术成就,如基于日月观察的天文历法,以及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写作。
IV、殷墟的宫殿寺庙遗址和陵墓遗址为中国古代建筑留下了突出的例子。它们为中国古代的宫殿制度和陵园制度奠定了早期的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VI、殷墟的考古发现,为汉字语言、古代信仰、社会制度和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物质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