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下来戏剧文化它充满了美丽的东西,在中国西北的重要城镇,有太平鼓这样的戏剧舞蹈,它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600多年的历史,所以让大家和小边一起了解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的起源
兰州太平鼓是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鼓励。主要流传于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甘肃省。传说明朝将军徐达奉命西征统一河山,长期攻打兰州王宝宝,于是走访民间,灵感来自兰州人挑水桶,创造了一个三尺长的鼓,让士兵把武器藏在长鼓里,打扮,混入城市,征服城关。人们欢欣鼓舞,称赞这鼓为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的发展
任何民间文化形式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是兰州部分艺术元素的集中组合。太平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兰州博物馆收藏了兰州永登县乐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色陶鼓。历史学界称之为鼓的祖先。它与当前的太平鼓非常相似,被认为是太平鼓的原型。
兰州太平鼓的风格特点
兰州太平鼓呈圆柱形,鼓高70-75cm,鼓直径45-50cm,鼓重19-22kg,双面蒙牛皮,画二龙珠等图案。鼓带长,可以扛在肩上,方便打击。同时,鼓可以朝任何方向扔。鼓鼓时,鼓声低沉而浑厚,鼓手的动作是人鼓、鼓带人、人鼓合一。鼓的上、下、跳、翻、骑、闪、展、腾、移等打法丰富,充分体现了鼓手与鼓的交融、纵横离合。可以说它的打法引领了鼓道风骚。
传承意义
甘肃兰州太平鼓励的探索和保护,不仅对继承和丰富中国鼓励文化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加强对中国古代舞蹈和音乐的学术研究。自21世纪以来,兰州太平鼓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活动人数大幅减少,年轻农村的好家也不如以前多了。加强兰州太平鼓的挖掘、保护、整理和改进,需要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