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中重要的盂兰盆节,在这个节日里,各种佛教寺经常举办盂兰盆会,其目的是供佛斋僧、超越祖先、报父母恩等。所以现在老黄历介绍蔚兰盆会的意义,蔚兰盆会的历史和意义。
盂兰盆法会的意义:供养僧人,超拔祖先,倡导孝道
每年农历7月15日,玉兰盆法会总会在佛寺举行。根据《佛说玉兰盆经》,玉兰盆节斋僧可以增福延寿,超越过去七世父母的生活甚至净土。
玉兰盆法会是以佛教养三宝的功德,现生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超越了历代考祭宗族能够快速超越圣地和莲花的佛教仪式。玉兰是倒挂的意思,意思是饿鬼的痛苦就像倒挂一样;而盆是救援器皿,所以玉兰盆有救倒挂解痛的意思,意思是用盆等器皿盛食供佛僧,从而挽救倒挂的痛苦。
佛陀还指示,7月15日,中和尚结夏安居结束日,以百味饮食和床上用品放在盆中供养三宝。凭借这一功德,他们可以让父母活一百年,没有所有的烦恼和烦恼,甚至七世的父母也可以摆脱饥饿鬼道的乐趣,活中的幸福。
根据佛陀的善意,他的母亲终于摆脱了饥饿鬼魂的乐趣。善良的目前连尊者告诉佛陀这种情况,佛教弟子未来孝顺的方式也应该由玉兰盆支持。
由于这个原因,佛陀再次同情并告诉他:他是的弟子是一个孝顺的人。他应该永远记住他的父母,甚至是七世的父母。每年7月15日,他经常以孝顺和慈善记忆所生的父母为骨盆,施佛和僧,以报告父母长大后的爱。后人于7月15日举行了骨盆法会,斋僧供佛,并以学习为例。
这个节日起源于《盂兰盆经》中佛教弟子德连报恩救母的典故。佛教徒追求依教,于是蔚兰盆节在后世流传。由此可见,7月15日佛教的蔚兰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人们支持宗教僧侣,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越祖先的罪恶,倡导孝道。
在佛陀时代,印度经常举办盂兰盆会。据《大盆净土经》记载,印度频繁的罗王、须达长者、末丽夫人都建造了500个金盆供养佛教和僧侣,以消除七世父母的罪行。
在中国,《佛说玉兰盆经》在西晋时期被朱法护翻译后,因为强调供养十个自由僧侣来报答父母的恩情,甚至摆脱七代父母的思想,符合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所以中国皇帝的倡导很受欢迎。
据说在梁武帝时代,中国是第一个参加盂兰盆会的人。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年: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设蔚兰盆斋。《释氏六帖》还记载,每年7月15日,梁武帝都会以盆施诸寺。从此,蔚成风气,历代皇帝臣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报答父母祖先的恩德。
唐朝的代宗和德宗皇帝都亲自设置了蔚兰盆供。代宗还在宫中改造了过去在寺庙施盆的仪式,并在高祖下设置了七个圣位,将皇帝命名为巨旗,从太庙迎入。
此外,《法园珠林》载:国家大寺,如长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送盆供各种杂物和音乐人,还有送盆官员,来者不同;信徒送盆供应商也很多。可见唐朝的朝廷和民间非常重视玉兰盆供应。
玉兰盆会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赢得了人民的心,是因为它强调了供养十个自由和尚的思想,以达到孝顺的父母,甚至摆脱了七代父母的思想,这与中国崇尚孝道、谨慎追求远方的伦理传统不谋而合;再加上皇帝的倡导,寺庙很快民间走向民间,佛教节日成为民间节日。
玉兰盆法会和民间中元普渡玉兰盆法会的建设和建设,到唐代仍遵循佛教的意义,主要是为了回报父母的死亡。直到宋朝,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僧侣与习俗的融合。
玉兰盆节体现了佛教主张七月是孝月,注重孝道报恩、慎终追远的精神意义。因此,举行了玉兰盆、瑜伽烟口、三时系念等法会。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供佛斋僧的功德,回报一切有情的众生,推荐历代先远的宗亲,甚至十方法界的众生。
也许你也喜欢:
节日全集:西方传统节日有哪些?
盂兰盆节供僧有哪些功德?
日本鬼节:盂兰盆节假期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