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每年农历的第一个月,也是除夕接下来的第一个月代表着新年的到来。相比之下,正月有很多习俗,所以本期老黄历带你去了解正月的习俗。
正月初一:踏春
春节象征着团结和繁荣,是一个为未来寄托新希望的节日。新年的第一天是年、月、日,所以也被称为三朝。在这一天,大多数人会和家人一起去春天,感受新年的气息。
正月初二:回娘家
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习俗,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三:禁忌多
传说正月初三是老鼠结婚的日子,晚上一定要早点关灯睡觉,让老鼠家举行婚礼;家里到处撒盐和米,叫老鼠分钱,意思是和老鼠分享一年的丰收。不要把东西弄坏,如果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这是为了提醒人们过年不要得意忘形,也要小心,以求吉利。避免打扫,避免把垃圾扫出门外。避免和还在睡觉的人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
正月初四:迎灶神
按照传统习俗,这是诸神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大家应该提供三只动物、水果、葡萄酒和茶,崇拜诸神。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应该闭门关门。人们认为,如果你不这样做,你会对诸神不好,引起诸神的不满。
正月初五:破五吃饺子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为中国民俗认为这一天之前很多禁忌都可以破,所以得名。因为这一天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憧憬,古代有很多禁忌,比如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允许女人来拜访。《清帮钞》还载道:正月初五是破五,女人不允许出门。
正月初六: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去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岁月习俗。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送穷方式,各不相同。但意义基本相同,就是送穷鬼。这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贫困,迎接新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七:人类生日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据说女蜗牛是创造的。鸡、狗、猪、牛、马和其他动物制造后,人们在第七天制造,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民间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求纳吉和平与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