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笔

温州鼓词的现状,在生存中寻求发展壮大

温州鼓词又称瑞安鼓词。是浙江温州流行的曲艺品种。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温州鼓词历史悠久,现状如何?发展得更好吗?让大家一起往下看。

温州鼓词的现状,在生存中寻求发展壮大

瑞安现辖5个镇10条街道,总人口119.05万。瑞安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喜欢听鼓词。据张刚的《杜隐园日记》记载,晚了,就是搭个舞台,挂灯,雇个盲人唱《陈十四收妖的故事》。观众中有不少于1000名男女环价坐着。年轻女性化浓妆,轻轻摇动圆扇,坐到五年级。

这些记录不仅反映了历史上瑞安鼓词在城乡活动的情况,也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说唱艺术的热爱。解放初期,瑞安有47个词场,36个营业。城乡观众不仅可以在附近的词场听歌,还可以听瑞安广播电台播出的瑞安词场节目。

1983年,瑞安张瑞星音像公司录制了瑞安鼓词录音带,在国内外发行,深受观众欢迎。1998年,瑞星音像公司制作了鼓词VCD,更受观众欢迎。过去,一些乡镇经常以唱鼓词为先锋来召集群众;为了配合计划生育宣传、反盗窃宣传等党的中心任务,鼓词在文艺轻骑兵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群众的喜爱不仅带来了鼓词的繁荣,也促进了艺术家团队的成长。据1986年统计,瑞安有197名鼓词艺术家。例如,每位艺术家每年演唱100场,每位观众计算150场。

每年观众总数可达300多万。鼓词艺术家的数量取决于鼓词有广大的观众、观众的爱好和鼓词。它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同时,它还取决于瑞安古代的民俗和鼓词独特的艺术形式。

瑞安鼓词是一种使用瑞安方言的说唱艺术。为什么要用瑞安方言的魅力唱瑞安鼓词?
与其他县区相比,瑞安鼓词之风尤盛。
二、瑞安城关方言喷口重,应辨别;声调多变,音乐丰富。
三、瑞安城关方言音韵部少,使得每个音韵部字数多,善于表达内容,便于艺人背诵。

瑞安鼓词的演唱形式分为大词和平词,常见于一人演唱。

大词,适合唱经卷书。流传的词目《南游》,民间也叫娘娘词。清、郭钟岳的《瓯江竹枝词》:呼邻烧香,迎庙高台对夕阳,坐在一起,盲词村唱娘娘。也就是唱大词。

平词,适合唱以传书、小说为主题的歌词。瑞安古代习俗,每个村庄都会遇到社会寺庙博览会、神佛、宗族谱、家庭生日、婚丧嫁娶、夏天凉爽、犯禁、纠纷承认错误等,总是喜欢邀请鼓词艺术家唱歌。村头巷尾,草坪中堂可以作场,多几天,少一夜,曲调优雅,愉悦。

唱歌时,艺术家倒置了一张约1.5市尺见方的凳子,用带子将四个凳子的脚伸成网状,右前放平鼓,牛筋琴平直放在中间,右后凳脚上系着月亮(砰),前围是窗帘。现在,一些艺术家在右凳脚上挂锣,以增加音乐氛围。

表演时,艺中,艺术家们左手拿着鼓签(筷子),敲着钢琴、鼓、砰、锣(锣)。同时,表演者生、丹、净、末、丑,要求发音清晰,情节清晰,表情准确,人物生动,如果不努力练习,真的很难成功。

瑞安鼓词主要是一个演唱(单档),但也有双档和多档的演唱形式。双档,习惯上叫唱对词。或者二男二女,如果一男一女,基本都是夫妻档。当然也有兄妹档。

20世纪70年代末,瑞安排练了基于瑞安鼓词曲调的鼓词剧《秋江船》参加温州曲艺演出并巡回演出;鼓词剧《寡妇门前》在1984年温州群众文艺演出中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鼓词文化名家之一:温州鼓词林秀珍简历
独特的鼓词剧:陈十四娘娘传奇
鼓词大师之一:温州鼓词陈春兰


从温州鼓词的现状来看,它的传承和发展
  • 从温州鼓词的现状来看,它的传承和发展
  • 从温州鼓词的现状来看,它的传承和发展|从温州鼓词的现状来看,它的传承和发展...

    温州鼓词剧,野猪林剧情简介
  • 温州鼓词剧,野猪林剧情简介
  • 温州鼓词剧,野猪林剧情简介|温州鼓词剧,野猪林剧情简介...

    鼓词大师之一,温州鼓词陈春兰
  • 鼓词大师之一,温州鼓词陈春兰
  • 鼓词大师之一,温州鼓词陈春兰|鼓词大师之一,温州鼓词陈春兰...

    温州鼓词剧韩信拜帅的历史典故
  • 温州鼓词剧韩信拜帅的历史典故
  • 温州鼓词剧韩信拜帅的历史典故|温州鼓词剧韩信拜帅的历史典故...

    温州鼓词的特点,流行于浙江温州的曲艺
  • 温州鼓词的特点,流行于浙江温州的曲艺
  • 温州鼓词的特点,流行于浙江温州的曲艺|温州鼓词的特点,流行于浙江温州的曲艺...

    阮世池,温州鼓词名家,主要作品
  • 阮世池,温州鼓词名家,主要作品
  • 阮世池,温州鼓词名家,主要作品|阮世池,温州鼓词名家,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