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徐悲鸿而闻名国画大师,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用自己的方法展示中国画的特点,也通过绘画展示一些重要的精神和感受。所以,现在让大家了解他的绘画风格,简单地了解徐悲鸿先生的工作。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和中国画。他将西方艺术技巧融入中国画,创造了新颖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渗透到中国画的笔墨魅力中。他有广泛的创作主题,包括山水、花鸟、动物、人物、历史和神话。
他的代表作《田横五百士》、《我之后》、中国画《九方高》、《愚公移山》等巨作,充满爱国主义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展现了人民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悲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他经常画的奔马、狮子、晨鸡等,给人活力和力量,表现出令人兴奋的积极精神。特别是其他奔马在世界上很有名,几乎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象征。
1920年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是他第一篇关于中国画改良的重要作品。文章提出了古法好者守之,垂死者继之,坏者改之,不足者增之,西方画可以被采纳者融之的名义主张,倡导写实,反对抄袭,并提出了改之方法:学习、物质(绘画工具)、破派。1929年发表了《迷茫》、《迷茫》等文章,明确倡导现实主义,反对P.塞尚、H马蒂斯和其他人的艺术认为艺术之路,追求自然。
1932年着《画范·序言,提出了新七法:(1)位置得当,(2)比例准确,(3)黑白分明,(4)动作或姿势自然,(5)重量和谐,(6)性格毕现,(7)生动。并指出:如果你有一个以艺为本的人,我只会真诚地请求对方去追求创造,也不够。
1942年,《新艺术运动的回顾与前瞻》一文发表,论述了艺术之美和艺术家的修养:夫人追求真理,知识面广,艺术家不必为之。只有艺术家才是必须的。因此,古今中外高贵的艺术家,要么是贫穷的奇迹,要么是探索生活,要么是独一无二的杰作。艺术家要求更广泛的知识,为自己的事业做准备,高尚自己的兴趣,澄清自己的性格。
1947年发表了《新中国画建立步骤》、《当前中国艺术问题》等。,重申严格的素描训练,倡导师法创造,反对模仿古人,指出:艺术家应该和科学家一样有求真的精神,如果这个时候不激动,那就是师法创造,寻求真理。……艺术必死。
徐悲鸿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师法创造的优良传统,强调艺术家追求真理,探索生活,看到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是他对现实主义艺术理论的贡献。
丹青巨头、教育巨头:徐悲鸿的主要作品
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绘画艺术
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绘画风格
徐悲鸿绘画创作活动的四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