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小雪是中国传统的24节气之一。每年11月21日至23日左右,当太阳黄经达到240度时,就是北半球的冬天。小雪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那么小雪节气的意义是什么呢?小雪的物候现象是什么?让大家一起来看看。
小雪节气的含义
雪是冬季寒冷气候的产物。当温度降至零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形成霜冻,有一定的下雪概率。但如果你认为小雪节气会下雪,那就大错特错了。小雪只是一个隐喻,它反映了冷流非常活跃,冷空气南下,天气会越来越冷,甚至有些地方的温度已经下降到零摄氏度,降水也增加了,这并不意味着节气下有少量的雪。
小雪节气的物候现象
许多季节有三个气候,小雪也不例外。中国古。中国古人把小雪分为三个气候:一个;第二个气候天气上升,地面气体下降;第三个气候被封闭,变成冬天。这意味着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面上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阻塞,阴阳不交叉,所以一切都失去了活力,天地被封闭,进入寒冷的冬天。这种三候现象是小雪节气的气候特征。
小雪节气农活动
俗话说小雪封严,在这个节气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寒冷的冬天,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土壤冻结深度已达到10厘米,下一天平均冻结1厘米,最终冻结1米以上,其他大小河流也相继冻结。小雪带来的雨水可以滋润地球,避免干旱;其次,一些害虫也可以在雪天冻结,以减少明年病虫害的发生;最后,雪也有保暖作用,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因此,农村也有一句谚语叫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冬至 小雪节气的农事活动 小雪节气的含义 小雪节气的物候现象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