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至二十一是中国少数民族白族传统民间节日渔潭会,又称渔潭坡老黄历带您了解,白族渔潭会,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渔潭会是滇西仅次于三月街的最大物资交流会,主要经营嫁妆。会议期为每年农历8月15日至21日,也称为8月15日会议。
据研究,这个白族渔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当地白族民间神话传说中有很多感人的说法。说到古代,渔潭坡上有个妖精洞,那里的妖魔每逢中秋之夜都要吃一男一女。为了治愈妖魔,白族人在中秋节拿着刀枪戈矛,捧着月饼果酒,聚集在渔潭坡上赏月,庆祝节日。人们吹牛角,敲锣打鼓,燃鞭放炮,热闹非凡。妖魔们声,吓得心惊胆战,不敢出洞吃人。年复一年,妖魔在洞里饿死。
另一种说法是,在古代,渔潭坡上有一条鱼精兴妖怪。洱海的水经常冲上堤岸,吞噬村庄和田园,危及生命。一位渔民巧妙地将鱼精钉在渔潭坡下。鱼精不愿意失败。他们总是等待机会出来,试图犯错误。因此,丽白人聚集在斜坡上,唱歌跳舞,锣鼓喧天,使其不敢出来兴风作浪。
渔潭会期间,昆明、楚雄、丽江、腾冲、临沧、曲靖、永胜、德宏、昭通等地的白、彝、藏、傈僳族、纳西族、回族、汉族乘船,聚集在邓川的渔潭坡,参与街市交易。有一段时间,渔船云集,牛马满坡,货摊鳞比,游客不停。
街上的商品主要是骡马、渔具、药材、毛皮、山货、鱼类、土特产、民族特产等。同时,会议期间,各族青年男女欢聚一堂,唱歌跳舞,玩狮子,玩龙灯,唱大本曲吹吹腔,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同时,这也是他们谈恋爱、自由陪伴的好时机。虽然每年的渔池规模略小于3月街,但其水上特色独特。
冬至 春节 白族 老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