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在清末民初在北京和天津形成并流行。当时的鼓书艺术家刘宝泉原河北语音演唱的木鼓改为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了京剧演唱和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造了新的音调。除了木鼓原有的伴奏乐器三弦外,还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看看这个问题大鼓书。
京韵鼓包括以刘宝泉、白云鹏、张晓轩为代表的刘、白、张三大流派。其中,刘宝泉的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当时,他被称为鼓王,被尊为一代大师。继三大流派之后,还有白凤岩和白凤鸣兄弟创作的少白派。
京韵鼓重唱,专门唱短篇曲目。刘宝泉擅长唱金戈铁马的三国故事,如《长坂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等。白云鹏擅长唱《红楼梦》的故事,如《祭晴雯》、《黛玉悲秋》、《宝玉结婚》等。除了唱有故事情节的曲目,京韵鼓还唱纯抒情的写作场景。如《丑末寅初》、《百山图》等。
《丑末寅初》是经过几代艺术家演唱的京韵大鼓流行的传统歌曲。作品以极其简洁的笔触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古代人在丑末寅初的生活场景,就像一幅生动朴素的画卷。它的语气流畅,节奏活泼,短句和大腔巧妙搭配。从悠扬优美的歌声中,人们可以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京韵大鼓已经发展了100多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女演员梁小楼、张翠凤、罗玉笙、孙书筠、阎秋霞、小岚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京韵舞台上。他们在歌唱和表演上都有了新的拓展,使得京韵大鼓更受观众青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韵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术家已经成为人民的演员和艺术家。除了唱传统曲目,他们还编辑和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光荣航行》、《珠峰红旗》、《急浪丹心》、《韩英见娘》、《白妞说书》等。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演员。赵学义(白派)、杨凤杰(刘派)、刘春爱(罗派)、钟玉杰(刘派)等有成就的人,已成为曲艺舞台上流行的京韵大鼓演员。
眉户潘国梁简介,眉户戏痴潘国梁
眉户戏大全,眉户戏介绍
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在哪里?
以剧目闻名:姑苏行盛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