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几千年来,过年在炎黄子孙心中的重量仍然无法抹去。然后让大家老黄历介绍介绍那些正宗有趣的湖北春节习俗,一起来看看荆楚大地上的年是怎么过的。
黄冈小年祭祖
新年那天,黄梅、武穴等地要去坟墓。在黄冈,除夕早上贴对子,晚上守岁,晚上12点,人们会放烟花庆祝。从半夜到天空,几乎所有的烟花都在冲天,声音一个接一个。当然,黄州市区是不能燃放的。
至于新年日程安排,黄冈地区的习俗是在新年的第一天在自己的村子里拜年,在第二天拜爷爷叔叔。第一天不能洗头,洗澡,不能把家里的垃圾扫出来,更不用说土壤了。还要吃除夕剩下的菜,以表明每年都有多少。
武汉除夕天
除夕夜,武汉人要贴对联门神、福字、窗花窗花,祭祖,吃年饭,一家人围坐,边吃边打,直到转钟,才算守岁。零点一到,放鞭炮,年轻一代向长辈拜年,长辈们给孩子们准备好的压岁钱。
关于新年,武汉有很多休息:像十二月油面——盐(言语)第一;30夜吃莲花看穿;跛子拜年——弯曲等等。但无论今年如何,新年的味道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快乐和甜蜜的。
黄石年饭要用三全
黄石的春节基本上从除夕开始。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年饭一般采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
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守旧规矩的人要先祭祖,放几双筷子请祖先参加。祭祖仪式结束后,大家开始上桌吃饭。鱼不能吃这道菜,年复一年地祈祷。家人边吃边聊,笑得开心。
十堰杀年猪,闹年
杀猪是十堰人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杀猪当天,在房子的场地上筑起柴灶,架上大铁锅,劈柴烧水。先给要杀的猪喂好吃的食物,然后请杀猪匠、帮手、喝猪酒(猪血汤)的亲戚邻居。
闹年,就是每年除夕前祭祖,说要和祖先一起过年。祭祖时,在坟前的树下选择一个地方,铺上草席,放上酒菜、水果和馒头。坟墓里的人代表全家向祖先拜年敬酒,以示阴阳团聚和怀念。
襄阳除夕吃菱角
在襄阳人的新年里,除夕一定要吃菱角。菱角读襄阳方言boji,和不忌是谐音,所以吃菱角意味着今年的坏事都忘了,都冲走了。取意避凶就好。
宜昌赶老鼠
在宜昌人看来,小年也是老鼠娶女人的日子。禁止洒水,尤其是剪刀,否则来年老鼠会受到无限伤害。赶老鼠是农民祈祷减少老鼠伤害,实现粮仓无损的愿望。
仙桃绵阳三蒸和绵阳三腊很受欢迎
绵阳三蒸是仙桃的一道传统名菜,即粉蒸肉、粉蒸鱼、粉蒸蔬菜。一般来说,年餐上蒸青菜意味着干净(仙桃方言意味着健康)。绵阳三腊、腊鱼、腊肉、腊鸡风味独特,在荆楚享有盛誉。春节前2月左右,大家开始准备,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制作。
孝感:除夕送金元宝到门外
孝感节日的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相同,但也很有趣。在元旦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人们不扫地,不吸水,甚至不动火。食物提前煮熟,这被称为压岁。除夕夜24点,每个家庭都应该把一个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这意味着他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