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笔

厦门中山路花生汤甜而不腻,酥烂不碎

厦门方言有句话: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就死。这个谜一般揭示了每个人都喜欢的花生。闽南作家徐地山的《落花生》自然有趣的笔触,表达了各种花生的烹饪和吃法。那大家来看看厦门。中山路花生汤有什么好吃的?

厦门中山路花生汤甜而不腻,酥烂不碎

位于厦门中山路22~24号,营业面积170多平方米,员工33人。创始人为泉州人黄则和。抗日战争胜利后,厦门经常在庐江路和中山路口摆摊,向码头工人和过往乘客出售花生汤。黄则和花生汤因其花生汤烂而不糊,甜而不腻,质量有保证。

1950年8月,黄则和典买中山路22号店以黄则和花生汤为店名。除了经营花生汤,还提供油条和炸枣。1956年,该店公私合营,后来转为国有。

1981年,黄则和花生汤店老字号招牌恢复。1985年初,黄则和租赁原店后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不断增加设计和颜色品种,扩大经营范围。除花生汤外,还经营30多个品种,如炸枣、韭菜盒、豆包子、麻花炸、油条、蛋糕、面包、月饼等。

花生汤起源于泉州,然后传播到福建南部甚至福建沿海地区。泉州有一句农业谚语:六月十九日的三个新日历,新花生就是其中之一。泉州镇的甜点店和摊位全年都有花生仁汤供应,但花生并不像七八月那么新鲜美味。

厦门做花生仁汤,有一些独创性和创造力,剥花生仁饱满,不能有臭颗粒,先用沸水去膜。炖菜时,将去膜的花生仁倒入碗中,加入足够的水,用火慢慢炖,直到花生仁表面看起来白色完整,但实际上有点用手指,腐烂如泥。

吃饭时,舀两三勺花生仁放在碗里,放一些糖,用沸水浸泡。浸泡后的花生仁,立即带上一些小白油珠,稀花生仁漂浮在碗上,香味溢出,入口,营养丰富。

花生汤可以在福建的许多婚礼、生日甚至大大小小的庆祝活动中看到。花生仁的饱满象征着福建人对完美祝愿的渴望。花生汤已经完全融入厦门乃至福建的饮食文化,充满了人们的美好祝愿,成为餐桌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花生汤润肺生津。与药膳相比,它还具有食疗效果。它很便宜。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老少皆宜。

厦门最著名的花生汤是位于中山路头的黄则和花生汤店,已有50多年的历史。黄则和的花生汤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而且在外国游客、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华侨中也早已闻名。而且味道鲜美,久久难忘。花生汤用料简单,但烹饪方法非常精致。花生仁用沸水冲洗去膜,加水,加少许纯碱,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用微火煮。其特点:花生仁酥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甜爽口。

您也可能喜欢:
厦门中山路的历史讲述了中山路的特色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有什么优势?
厦门中山路最近的码头通往不同景点
厦门中山路的建筑风格与骑楼相似


一条遍布全国的街道,中山路的起源
  • 一条遍布全国的街道,中山路的起源
  • 一条遍布全国的街道,中山路的起源|一条遍布全国的街道,中山路的起源...

    厦门中山路最近的码头通往不同景点
  • 厦门中山路最近的码头通往不同景点
  • 厦门中山路最近的码头通往不同景点|厦门中山路最近的码头通往不同景点...

    厦门中山路里脊肉
  • 厦门中山路里脊肉
  • 厦门中山路里脊肉|厦门中山路里脊肉...

    厦门最好的沙茶面之一,厦门中山路月华沙茶面
  • 厦门最好的沙茶面之一,厦门中山路月华沙茶面
  • 厦门最好的沙茶面之一,厦门中山路月华沙茶面|厦门最好的沙茶面之一,厦门中山路月华沙茶面...

    中山路历史名人,陈化成的英雄事迹
  • 中山路历史名人,陈化成的英雄事迹
  • 中山路历史名人,陈化成的英雄事迹|中山路历史名人,陈化成的英雄事迹...

    厦门中山路的建筑风格与骑楼相似
  • 厦门中山路的建筑风格与骑楼相似
  • 厦门中山路的建筑风格与骑楼相似|厦门中山路的建筑风格与骑楼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