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现在,通过毛南族文化它介绍了毛南族歌曲的极端音乐特征。那么,你已经知道了吗?接下来,让大家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毛南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师傅和道教音乐。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师傅的音乐也用来唱民间故事。师傅的音乐主要来自民歌的欢乐和比例,旋律性很强。道教音乐大多是朗诵曲调。
大师演唱的伴奏乐器包括唢呐、笛子、笛子、牛皮腰鼓、长鼓(又称黄泥鼓)、小鼓、锣、∞、木鱼、碰铃等。道教演唱时只使用打击乐器伴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在大师音乐和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毛南戏,深受群众喜爱。
毛南族音乐按传统习惯分为五种:欢、比、玩、排见、梭侬。
1.欢:又称喂歌,因固定衬词喂而得名。一般在男女结婚、祝贺生日、新房落成等喜庆节日唱歌。分为欢条和欢草,都是男女双重唱。
欢乐歌词以5字8句为一首,以勒脚歌的形式(又称三首歌,即每首歌词由8句组成,演唱时分为3段,按1234句、5612句、7834句的顺序叠唱。此外,所有的歌词都是叠唱的。
它的结构是由两对相似的上下句组成的复合乐段。第一段结束于羽毛发音,第二段结束于子宫发音,从而形成同一宫系统的羽毛和子宫语调交替。低声部主唱,高声部加入偶尔句子的后半句。欢草是喂养歌曲的一种变化形式。5字4句是一首歌。每首歌必须从第4句开始作为歌曲引导,重复一次,然后根据歌词从头到尾演唱,直到结束。
2.比较:又称嗨歌,以固定衬词嗨命名。是年轻男女谈恋爱时唱的民歌,音乐清晰欢快。有两种形式:单声部和二声部,单声部有两种:比探情和比高腔。
第二部分分为5字句的比单和7字句的比单,以及它们的变体比草。歌词是勒脚歌的形式。音乐是由上下句组成的乐段,终止了均落羽音。比草的歌词由8句组成,每句3、5、7字不等。曲调由8个乐句组成,字密腔少,速度快。
民族风情:毛南族服饰图片
毛南族打猴鼓励不同的舞蹈
毛南民居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毛南族放鸟飞是什么节日?那天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