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市场上流行的货币是铜和银,黄金相对罕见,只有在皇帝奖励的时候才能看到。所以在中华民国,货币是海洋。现在价格上涨得更快了,100元是普通家庭一两天的食物钱。那么,中华民国的海洋能买到什么呢。这个问题民国故事,为你解析。
民国时期的大洋有很多种,比如袁大头,上面印着袁世凯的头像;孙大头印着孙中山的头像;清末的龙洋印着光绪元宝二字;墨西哥的鹰洋印有两种动物,鹰和蛇;英国的站洋印有不列颠女神,还有两广四川铸造的毫洋和工厂洋,可以说种类繁多。
那么,当时一片大洋值多少钱,你能买多少东西呢?这也取决于当地。在大城市,比如上海,一片大洋,大概就是请人吃西餐的价格。如果你去公园,你可以买20张票和10张票。
就像大家现在一样,如果和100块钱相比,公园一般都是免费开放的。如果大家吃西餐,有几十、几百、上万的价格。看电影大概是看三四场比赛,感觉差不了多少。
一片大洋,如果放在农村,比城市更有价值。在城市里,一公斤大米可能需要两三片大洋,而在农村,一片大洋可以买到,五片大洋可以买到一头大水牛,所以它仍然很有价值。
民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