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利平,两人台著名艺术家,1997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他的表演幽默、夸张、真实,具有喜剧大师的优秀艺术品质。接下来,让大家通过二人台文化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武利平出生在梨园之家。也许受凉城县晋剧团从事艺术工作的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和模仿,学习什么,被称为小艺术家。16、17岁时,他被选为县剧团的演员。从那以后,一年一步,技能不断精湛。
自1982年以来,他在太原、北京等地多次表演。他主演的歌剧小品《赚钱》、《走西口》、《探病》、《卖碗》、《第十次约会》、《路遇》、《粮食分配》受到了专家、同行和观众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向国内外视频和录音。
武利平获奖情况:
1989年,他在华北三省二人台大奖赛中获得特等奖;1992年,他在全国首届戏剧小品大赛中获得戏曲组第一名和优秀表演奖;他的小品《喜上喜》于1993年参加全国地方戏比赛,1995年参加全国95重光杯百强小品电视大赛,均获得优秀表演奖;他表演的《卖油》,1996年参加全国第二届戏剧小品大赛获得优秀表演奖。
武利平在电视剧《武则天》、《大人物李德林》、《逃亡之恋》、《共和国往事》、《水浒传》、《英雄无泪》、电影《双厢情愿》、《五月波洛》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多次在央视综艺大观、曲源杂坛等栏目表演小品。
1989年,武利平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他被批准享受特殊津贴。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1997年,他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武利平小品特点:
武利平表演的戏曲小品大多是喜剧,看完让人笑个不止。他还有独特的反串女性喜剧人物表演技巧。无论是扮演中年妇女、青年妇女还是老年妇女,都表现得生动。比如在《喜上喜》、《卖油》、《摘花椒》三部戏剧中,第一部戏老社会农村一个憨厚善良的老太太,第二部戏是现代农村一个渴望致富的年轻女子,第三部戏是一个性格开朗、风趣、美丽的中年农妇。三出戏,三个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女性角色,武利平却能演得骨头有肉。
他的灵牙利齿和生活中的笑声让观众捧腹大笑。有专家评论说,武利平具有喜剧大师的优秀艺术品质,幽默、夸张、真实。武利平扮演的角色大多是丑角。很多人在扮演这样的角色时,大多注重外表和动作,真正丑化。有些人开玩笑,让演员摆脱剧情,成为取悦观众的纯粹搞笑表演。武利平不是这样的。他扮演的农村老年妇女和城市年轻妇女都是活生生的人物。他不是自己,而是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简介
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二人台戏曲音乐特色
二人台戏曲发展机构,二人台发展六阶段
植根于北方晋语的艺术,具有两人台语言特征